第十三章理念的分歧(1 / 2)

仙蜕 凤元贞 1700 字 1个月前

叶丰都见九叔面露痛苦之色,大是不解道“先前您说过,我们这一脉在几十年前的无尘大会之后才开始落寞,难道这一切都与祖师的遭遇有关?还有,您称呼葛洪是前辈,而陶弘景却是祖师,由此看来,我们应该属于北茅山吧。”

九叔对弟子的见识明快微微有些诧异,沉吟少许,才苦涩的说道“我师傅正是出自北茅山,而且还是掌门亲传弟子,自幼圣灵聪慧,过目不忘,不管是武功法术,还是炼丹符咒,甚至那些周易神算以及奇门遁甲,只要看上一遍就能了然于心,因此,他虽然在所有弟子中位份最小,可已经是下一任掌门的不二人选。”

叶丰都暗自撇了撇嘴角,想不到这位素未谋面的师祖如此了得,可越是如此就越会加重他的好奇心,当即疑惑道“师祖既然法术精深身份高贵,又怎么会落到如此田地,这样的人才茅山宗应该大力培养才是啊?”

九叔缓缓起身,走到师傅的遗像之前,哼哼道“人才?在他们的眼中,应该说是异类才对,如今的茅山一派早已面目全非,百年前,茅山弟子在世间随处可见,他们铲邪除恶,济世救民,可如今呢?你可曾见到过?”

叶丰都想了想摇头“确实不曾见过,连听说的都是一些五鬼运财,算命卜卦的骗人玩意儿,在路边摆摊看相的,或者天桥下打把势的都自称是茅山正宗。”

九叔闻之愤愤道“这就是曾经赫赫有名的茅山派留给后世子孙的遗产,除此之外,可还有半点光鲜亮丽的模样?他们一个个沉醉深山寻仙求道,罔顾苍生不恋红尘,自以为可以领袖群伦超然世外,实际上与那些江湖术士又有什么区别?”

叶丰都见九叔情绪激动双眼通红,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就借机问道“什么是江湖术士?”

九叔语气果然平息几分,解释道“所谓的江湖术士就是指那些不学无术之士,他们假借茅山法术之名,行的却是一些鸡鸣狗盗骗财骗色的勾当,甚至为了利益不惜害人性命,其中不乏一些正宗的茅山子弟,可他们连半分的德行都没有学到,反而污了茅山的名声。”

叶丰都连连诧异道“怎么会变成这样?茅山派延续到今天,应该有一套自己的管理规定,怎么会让那些弟子胡作非为呢?这样下去,不仅仅会失去往日的辉煌,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毒瘤,让世人深恶痛绝。”

九叔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茅山创立之初,法规异常严谨,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对每一位门徒的人格与心性都要经过长期考量,会使用各种手段来考教他们是否光明磊落,是否有自私与名利之心,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茅山宗师,需要苦修数十年方可。”

叶丰都讶然道“这不就和我们考大学一样吗?以前必须刻苦上进努力拼搏才能考上,现在有些人并不需要如此,他们只要使用某种特权和手段,轻轻松松的就能达到目的,我们还戏称自己是千军万马过窄桥,而人家却是早已等在桥那头。”

九叔随意的敲着手指,嗤笑道“现在的茅山门规早已形同虚设,一切都是凭着身份地位说话,而那些家族子弟有的会利用与茅山的渊源,有的则是用金钱来疏通,他们一个个都将茅山当成是抬高自己身段的阶梯,更有一些无耻的弟子为了利益去充当那些高干公子哥的保镖。”

叶丰都听后心中也是异常憋屈,试想一下,九叔与师祖是何等本事之人,到头来,落得一个背井离乡的下场,而那些人呢?只是将茅山当成一块儿试金石罢了,却在各方面受到了特殊优待,想到这里就冷哼道“那些人根本不配成为茅山弟子,一旦学到了更高深的法术,对老百姓的危害只会越大。”

九叔顿时眼睛一亮,盯着叶丰都说道“真正的茅山有道之士不仅仅是驱邪治鬼,除魔下符,更能堪舆风水颠倒乾坤,除此之外,炼丹治病火石草药,医卜星象兵甲神算都要了然于心,像葛洪与陶弘景祖师一般为人类做出贡献,为后代子孙留下有价值的东西,这才是一个茅山之人该有的风范。”

叶丰都将这一番慷慨之词铭记于心,深深望着情绪激昂的师傅,有些同情的劝慰道“茅山从创立发展到现在历经一千多年了,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也无可厚非,甚至出现尾大不掉的态势也在情理之中,九叔还是看开一些,不必为之太过心痛了。”

九叔闻声惨然大笑道“我痛心的又何止这些,更有那自命茅山正宗之人,不思为国为民铲奸除恶出力,反而躲在深山之中做着得道成仙的美梦,他们一个个身怀绝技却执迷不悟,醉生梦死,把祖宗的伟大宏愿当成了自己荣耀的资本。”

说到这里,九叔声音拔高几分“远的就不说了,那日本鬼子企图灭亡中国的血粼粼惨象才过去几年,他们有几个人真正关心过,那惨绝人寰的屠杀,灭绝人性的细菌试验,曾经就有所谓的阴阳师参与其中,而我们中国的得道高人在干什么呢?”

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深可见骨的伤疤,特别是叶丰都这种深知历史之人,现在不要说那些世外高人了,有些亲身经历过苦难之人的后代子孙都变得麻木起来,他们只知道外国人给的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