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羊毛布与纺织机-妇女能顶半边天(1 / 2)

衣食住行!

粮食的问题最重要,黄巾军也一直缺粮,但开荒已经开始,其它贸易之类的各种筹粮之法也在同步进行之中。

存粮再加上买来的粮食以及从草原上贸易来的肉食补充,两年的时间之内,马邑这里应该是不会出现粮食危机的。

这个问题也算是暂时解决了。

住的房屋是当前最紧急的事情,因为冬天已经不远了,但这件事情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按照计划,气温下降之前,建设满足三十万人过冬的房屋应该是没问题的,只是大部分可能就是大通铺而已。

条件虽然不好,但还是那句话,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再解决好坏的问题。

行这一方面,暂时不需要去考虑,因为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并没有出行的需求。

整個势力如今都集中在这么一个小地方,内部物资周转运力也充足。

官方出行更是有足够的马匹和车辆,因此,行这一方面对于如今的马邑营地来说,不是问题。

至于衣这个问题,那就是大问题了,甚至不仅仅是马邑的问题,而是整个天下都面临的大问题。

在这个时代,布匹是具有金融属性,可以直接当做钱来用的,甚至比铜钱更受欢迎。

布匹产量不高,价值过于昂贵,绝大多数家庭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都是一片片布片缝合在一起的。

甚至在许多人家里,即便是布片衣服,那也不是新的,而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至于一家人只有一件衣服,需要轮换着穿的家庭也不少。

因此,衣服的问题是个国家性的、甚至是这个时代人类群体所需要面对的大问题。

正常情况下,无论是养蚕还是种麻,因为产量和人口数量问题,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对于驻扎在草原附近的易飞来说,他还真有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易飞让人找来几袋羊毛,用辅助炼铁挖掘的石灰脱水,得到的羊毛虽然白中带黄,质量差了点,但已经达到了纺布的要求了。

然后易飞又找来了几个妇女,让她们将羊毛梳理、纺锤等,很容易的便得到了羊毛线。

有了羊毛线,一切便都有了可能,但想要将其纺织成布,却也并不容易。

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易飞是见过人工纺织毛衣、毛裤的,但很可惜,这个他真不会。

他只能将这个方法的大概思路讲给纺线的妇女们听,让她们自己去尝试。

至于能不能成,什么时候能成,他就控制不了。

因此,为了将羊毛线纺织成布,易飞只能将希望放在纺织机上。

虽然对于织布机器他也不是特别了解,但对于机械的了解总比织毛衣多。

至少他知道珍妮纺纱机的革命性进步是什么飞梭,也就是横纱变竖纱。

具体的,甚至这是不是珍妮纺纱机的特点,易飞其实记不太清了,但关键点他肯定是没记错的。

易飞带领工匠一阵敲敲打打,耗费了半月时光,利用水力推动的,拥有三十个纱锭的纺织机总算是造出来了。

得知了相关消息之后,刘老汉以及二柱子等军政高层都忍不住跑过来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