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火车是不允许私人货运的,汪队长和陆时只能托关系找人帮忙,还好,汪队长和火车站的人有交情。
他们好说歹说,又让出了一部分利益,人家才让他们把货运上去。
陆时跟着火车一起回去,汪队长开着他的汽车先一步离开了。
经过一个星期的奔波劳碌,陆时终于回到了魏榆市,早他一步回去的汪队长已经找好了库房,两个人悄悄地把电器都运了过去。
汪队长的身份不适合做买卖,所以销售的事情就交给了陆时。
陆时回去后只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一早,他就开始联系客户,然后把电视机和洗衣机一台台向外卖。
陆时的第一批客户就是街坊邻居,在一起住了多年,陆时了解他们的购买能力,果然,他一把消息撒出去,陈玉英就第一个找上门来了。
“维芳,听说你家那口子卖电视机?”
张维芳当然不能主动承认陆时做生意,毕竟她家还开着饭店,财不外露还是很必要的,而且现在政策不明,陆时哪敢光明正大地倒卖电器?
“哪有?他的饭店还忙不过来,他也是帮别人的忙。”
陈玉英笑了笑,有点心照不宣的味道:
“是吗?那一台电视多少钱?”
“黑白电视400,洗衣机800,和商场里的价格一样。”
陈玉英坐在这里和张维芳砍了大半天的价,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就想着能让对方给自己便宜一点,但张维芳却始终不松口。
毕竟这对外的价格都是统一规定好的,如果随随便便就给一个人降价,那其他人知道了肯定会觉得不公平,到时候引起什么矛盾可就麻烦了。
所以不管陈玉英怎么软磨硬泡,张维芳就是不肯让步,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陈玉英心里也越发着急起来。
张维芳被她磨得没办法,就告诉她,如果一次性买两件可以便宜20块钱。
陈玉英一听就来了精神,能便宜一点是一点,反正她家两样电器都要买。
于是,陈玉英成了陆时的第一个客户,她买了一台电视机加一台洗衣机,把邻居们看得眼热。
陈玉英当着大家的面试用了一下洗衣机,现在的洗衣机还是单缸的,而且里面的桶是铁皮的,就算这样,大家都对洗衣机赞不绝口。
作为冬天还要用手洗衣服的女人,哪个不想要一台洗衣机?
接下来,洗衣机比电视机销售的很快,不到三天就卖光了。
这一次,除了给汪队长和火车站的分红,陆时净赚了8000块。
利益动人心,陆时也一样,他迫不及待地往跑了第二趟,这一次,他带回来更多的电器,除了电视机,洗衣机,他还带回家几台录音机和电冰箱。
本来以为这两样东西没人买,没想到陆时低估了人们的购买力,没几天,这些电器就销售一空了。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陆时通过卖电器赚了五万块钱,有了钱,人也变得膨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