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偶遇刘美玲(1 / 2)

重生于1996 鲤鱼公子 3357 字 1个月前

四海物业在李娜的主持下,加上左右有方瑶和伍世豪的帮助下,所需的保安人员已经招聘到位,并由伍世豪负责培训一周就正式上岗。

本来,梁灏轩想调战士兵过来沪市,但在省城的保安培训也离不开战士,这也是刚开始去京市没带战士兵的原因。

今天郑南雁也即将抵达沪市,一方面是来沪出差,另一方面也是来沪市开会。梁灏轩召集郑南雁过来开会的,梁金和杨丽娟又走不开,目前自己就在沪市,那只能委屈一下郑总了,让他过来沪市开会。

没办法,公司两大董事常驻在沪市,再加上老板梁灏轩目前也在沪市,郑南雁带着新的秘书赶赴沪市。

梁灏轩让郑南雁过来沪市,除了开会,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让郑南雁了解一下沪市酒店业市场的发展情况,老是待在老本营不出去,对外面的市场信息掌握得不到位。

目前的网络信息和后世相比,还是很匮乏,媒体报道都是主要在纸介媒体上,网民数量稀少。不像后世,前一分钟刚发生的事,后一分钟就已经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所以这就会造成一个信息差,会导致你在做决策时形成一个时间差。平常的时候,没什么问题,但关键的时刻,这时间差就会造成致命一击。

沪市除了老牌五星酒店,四星,三星的酒店更不在少数,还有很多商旅酒店,小型宾馆更是星罗棋布。

目前沪市丽&兰酒店主攻中低端市场,对高端酒店没有形成威胁,但是对中端市场的冲击是很大的。

这次之所以召集郑南雁来开会,主要是拿地问题的讨论,就拿地问题建一个高端酒店和打造一个高端私人会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人财富急剧膨胀,会产生一批财富精英。这批精英就需要一个私密和环境极好的地方进行商务活动。

高端私人会所就是专门针对这一领域的人群消费来设立。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议题就是,梁灏轩想成立一个市场信息调研部,专门收集酒店市场信息,不仅收集国内的,也要收集海外的,这是为以后走出国门,继续在酒店业发展提前做好准备。

在收集酒店业信息的同时,还要专门研究国内时事政策,根据国内形势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其实这也是为掩饰他做为重生者带的信息震撼。对于梁灏轩来说,未来30年的国内政治和经济形势,他基本上是了如指掌。但是呢?有一个这样的调研机构,那往后他的想法就可以借助这个机构传递出去。

虽然他很清楚自己做出的决策是对的,但有时为了能让众人心悦诚服的接受他做出的决策,他也必须要利用一个公共的平台,以少数专家的名义向大家释放他想要表达的意思。

毕竟,不管在什么时候,专家的头衔都是很唬人的,对大众有一种天生的压制,大众天生对拥有专家的头衔的人有一种盲目的信仰。只要是专家说的,哪怕是吃屎,他们都会去吃的。

从来不会有人会去质疑专家的权威性,只要是专家提出来的,人们大众都会盲目相信,并且会热情地去实践。

国外那些大财团正是看到这一点,他们会聘请大量的研究人员对他们想进入某个国家进行大量的调研。

当这些财团想把某种产品推销给某个国家时,他们就会拿出大量的金钱去腐蚀那些所谓的专家和某个领域的权威,让这些专家和权威为他们所用。

而在产品上市前,这些所谓的专家和权威就会在市场上大造舆论,在媒体和电视上侃侃而谈,并且会有大量被收买的记者从中配合。

对于这种凶猛的舆论攻势,再加上专家和所谓的权威对人民大众“循循善诱”的洗脑,慢慢地在人民大众的脑海里就会形成该产品的形象。

时间长了,大家也接受并相信专家和所谓权威们的鼓吹,也对该产品的质量和作用深信不疑。

最终,该财团推出的产品就会迅速占领该国市场。

可能有人会说,万一国内有竞争对手呢?

对于国外大财团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啊。对于这种手到擒来的事,简直比杀鸡还要快啊。

有两种方法可以直接灭了国内竞争对手。

第一种就是收购,要不就是并购。做生意不就是为了钱吗?你搞一个企业,看似非常大,员工好几千人,营业额几个亿,但是利润才那么十几万。

当国外财团一下子就给你掏出几个亿来收购你一年才十几万利润的企业,试问,你心动了没有?

要是你有点意志力,见过的世面广,坚持不被收购,那他们又妥协一下,用几个亿只收购你51%的股份。

这下,你该心动了吧。

万一,你还是像石头一样,那么又臭又硬,更是不要脸地喊出,我不被收购,是为了保护民族品牌。

但是,你不要忘了,国外的大财团都是找了解国内企业的“自己人”来调查你的企业和你的为人。

当国外大财团来到你的面前和你谈判时,说明你昨晚吃了什么,穿了什么颜色的内裤,在哪个酒店睡了哪个女人,甚至你时间长短,别人都已经一清二楚了。

你嘴上谈为了保护民族品牌而拒绝收购,无非是想待价而沽,是想要争取一个价格更高的卖身契而已。当价格达到这些口口声声,大义凛然的企业家心里的预期,他们就会犹不犹豫,就像当初抛弃睡了几个月的情妇一样,迅速而直接。

如果你真的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保护品牌,那对方是没有机会见到你的,因为你连大门都不让他们进,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和你谈这些收购的条件啊。

当然,要是真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也有办法,那就是采用另一种办法,就是以下第二种。

第二种,灭了你的企业。

具体的操作和第一种是一样,只不过第一种是宣扬大财团的产品功能、作用是如何的好。

但是到了想灭你的时候,同样是找专家和所谓的权威,对你企业的产品进行360度无死角的曝光。

并且特别有意思的是,平时都没有消费者出现,但是在那一瞬间,每个省份,甚至连农村不识字、从来都没有喝过饮料的老大爷,在这个时候,会抱着一整箱的产品跳出来,言之凿凿地说,吃出了一只很大、很新鲜、很完整的苍蝇,并且盖棺定论,说这饮料有质量问题,并且呼吁人们不要再购买该产品。

接着,媒体记者就上场了,纷纷奔赴该地方对该大爷进行采访,并且该大爷笑靥如花,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的缺点,质量问题。

该大爷的文化水平和对该产品各个属性的了解,把闻讯赶来的村长以及村民们惊得满地找牙。

村长都觉得该大爷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已经远远超过村长了,大爷必须要当村长,他要退位让贤。

媒体记者进了一大波采访并进行报纸发行,在大众面前溜达了几圈,最后所谓的专家和权威就会隆重登场。

他们会以讲座的形式连续对该企业进行批判,好像不把该企业灭了,都不能泄他们的心头怒火,然后又以抽奖形式进行抽奖,让中奖的人士发表对该企业产品的“慷慨陈辞”,最后又邀请该企业创始人的家乡人上台,对该企业创始人的祖宗,从106代开始进行口诛笔伐。

在一轮轮的完美轰炸下,国外财团以胜利者的姿态降临该企业,并且随行的还有当地被收买的官员。

至此,该企业创始人被迫卖出企业股份,拿了钱奔赴国外。

而媒体记者会大肆宣传该财团似宋公好义般,挽救濒临倒闭的企业,挽救了大量工人的工作岗位。(典故来自水浒传)

可是该财团为了显示自己刚来的大气,也为了刺激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人的工资,结果又引来了大批同行的口诛笔伐,为什么你要提高工人的工资,你让我们怎么活?

收了钱的专家和权威目的已达到,同样的被收买的记者也都偃旗息鼓,毕竟收钱办这事已经完成了,再干就得再收费,否则免谈。

为了钱,这些专家和权威连祖宗的坟墓都可以挖掘,脸面什么的,又算得了什么呢?根本不是事。

虹桥机场,梁灏轩很顺利地接到了郑南雁和他的新秘书。

梁灏轩把郑南雁和他的新秘书送到了丽&兰酒店,先安顿好,准备再带他们出去吃饭。

......

“梁灏轩,你怎么会在这里?...”一声惊呼声在梁灏轩的背后传来。

“噢,是你啊,刘美玲...”梁灏轩转身,发现原来是大学同班同学,班长梁美玲。

“是啊,我和爸爸妈妈来沪市旅游呢?”刘美玲一脸兴奋,又一顿输出,问道:“你也是来旅游吗?...”

“喀,也算是吧...”梁灏轩含糊回答,不过正在兴奋的刘美玲丝毫没有留意到梁灏轩的表情。

“你也住在丽&兰酒店啊?哪间房呢?”刘美玲还是一脸兴奋,也难怪,在他乡能遇到同班同学,这个机会可是不多的啊。

“啊,不是呢?...是朋友住在这里,我来看看...”梁灏轩迅速反应过来。他暂时可不想刘美玲知道他的情况。

“朋友?”郑南雁和他的秘书嘴角抽搐,老板这...这也太霸气了吧,居然这样欺骗自己的同学。

“朋友?...”刘美玲这时才发现站在梁灏轩旁边的郑南雁和他的秘书,很是疑惑地盯着郑南雁和他的秘书上下打量着。感觉梁灏轩的朋友年龄不小啊。

“呵呵,美玲啊,我们还有事,那先这样,有空再聊啊...”梁灏轩感觉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刘美玲发现他的“秘密”,就急急忙忙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