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一战灭一国,一策肃一城(2 / 2)

姬宫湦听罢,当即下令。

“立即着人抄没其等家资,并继续追查余孽,敢有藏匿遮掩乱党者,格杀勿论!”

妫子骘郑重抱拳:“诺!”

太督内史冂谏言:“大王此举,是否过于暴烈?”

姬宫湦笑道:“孤王乃睚眦必报之暴君尔!”

“若有误伤,如何是好?”

“行国之大事,焉有万无一失者。自孤王征收郭外之地,王城早已鲜有旧国人。”

“如此大张旗鼓,商贾必然会有所忌惮。”

“孤王置郡县,推行农庄之策,正是为了摆脱卿士贵族与商贾附蛆田地。”

内史冂这才恍然:“天子之田地,可租不可售,便可断绝新国人失地。”

姬宫湦颔首:“当此之时,商不在荣,而在于通。孤王兴建东市,不过辅策尔。”

内史冂躬身大拜。

郭外之地尽归天子,卿士贵族大多迁往丰水私田原。

入籍新国人者,则拖家带口前往两郡,选择合适农庄定居。

东市各坊建筑拔地而起,王城市集门可罗雀。

伴随子璅伏法入狱,心怀不轨之商贾,纷纷选择趁乱出逃。

羽林军只是简单查验,便放任其等离去。

偌大王城,已萧索可见。

姬宫湦实则在效仿前世。

凡国之欣荣者,都邑必定会拥堵不堪,且难以防范别国之邦谍。

划东市以安商贾,肃王城以定庙堂。

……

次日,王畿诸侯国震动。

荣国之灭亡,犹如晴天霹雳,彻底击溃诸侯心底防线。

卿士贵族人人自危,还有大量国人争相逃离。

天子新国人之策,早已传遍王畿,失地者早有投奔之心。

未等王畿诸侯互相勾连应对,矢国便发生野人动乱。

矢国位于荣国西侧,夹杂于夨国旧地之间。

自姜戎攻灭夨国宗庙,夨国旧地便处于无主状态。

名义上归天子所属,实则被矢国暗中侵占。

矢国乃殷商姜姓旧国,因支持武王伐纣,而被封于王畿之内。

二百多年前,周穆王姬满时期,矢国曾一度强盛,进攻散、夨、鱼等王畿诸侯国,妄图尽收南山之麓。

后周王室陈兵渭水,矢国才愿割地赔偿。

自此以后,矢国便选择长期蛰伏,不再对外用兵。

姬宫湦继位时,矢国国君姜考父曾进贡朝贺。

夨国覆灭后,矢国借助地利,暗中派遣甲士前往夨国旧地。

姜考父自诩效仿周天子。

将夨国遗民尽数收编,并搜罗当地野人,组建南山垦荒之师。

结果却不供应粮食,导致大量夨国遗民野人饿死。

虽有零星抵抗,却都被矢国甲士强势镇压。

直至昨日,荣国告灭。

姬掘突三千玄甲军,驻守矢荣两国边界。

夨国遗民野人奔走相告,天子曾敕封妘椠为夨城县伯。

妘椠曾是王城五大商贾之一,前召公虎妻弟,现召公丙母舅。

换言之,夨国遗民野人早已属于新国人。

矢国姜考父无道,当迎王师玄甲军吊民伐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