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围申国都邑,灭缯国社稷(2 / 2)

“国君被囚,尔等却行反叛之事。背忠舍义,往后将何以为人乎?”

缯国甲士无动于衷,申侯亦没有过多理会。

大夫苏骋呼喊至午时,心中悲愤填膺,竟冲上城墙,直接往下跳。

申国都邑城墙只有两丈高,下方又是枯草泥地缓冲,大夫苏骋只是崴了脚。

瞿无疾当即派出勇士,头顶大木板,将大夫苏骋夺到营中。

大夫苏骋本欲殊死反抗,却被勇士直接敲晕。

随后,送往镐京王城。

吕国、郄国与蓼国攻打缯国,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入缯国都邑,将缯国公族悉数斩杀。

消息传到申国都邑,缯国甲士终于开始松动。

有大夫苏骋探路先例,入夜后不久,便有缯国甲士从城墙跳下。

瞿无疾派人送去大量木板,帮助归降者脱身。

围城第三日,归降者便超过八百人,其中还有部分申国甲士。

此时,吕国、郄国与蓼国已彻底拿下缯国。

联军再度合兵一处,依旧没有选择攻城。

天气逐渐变严寒,五国国君开始有些焦急。

申国兵力虽大不如前,但据城而守,且府库粮仓充足,足以坚持到明岁开春。

周南五国本就仓促联军,粮草虽然不缺,甲士却鲜有御寒衣物。

倘若天降大雪,必然会有大量甲士被冻死。

瞿无疾很是爽快:“如今申国已是强弩之末,尔等若是疼惜甲士性命,大可领兵回国。灭暴申一役,当由汉中义士血战。”

五国国君不再多言,开始陆续选择撤军。

临行前,为彰显仁义之名,均留下不少粮草。

瞿无疾客气收下粮草,随后派兵砍伐四周树木,修筑更为坚固的营寨。

与此同时,周南密林突然涌现大批青壮。

先进入鄀国旧都邑,清理火烧残痕,随后以此为据点,兴建大量物资仓库。

粮食、木炭与衣物等物资,开始源源不断运抵申国都邑郭外。

……

镐京王城内,颇为安静。

楚国使臣抵达后,将熊仪奏疏递交太常姬黁,便在驻使馆安静等候召见。

鲁侯称亦如期而至,目前正在诸侯行苑筹备朝见之事。

遵照宾礼,诸侯朝觐天子,春曰朝,秋曰觐。

西周末年,礼制潜移默化,诸侯朝觐统称为朝见,觐见则多用朝臣与使者。

诸侯朝觐天子周期,按其封地与王城距离远近设定。

王城方圆一千五百里内,每年需要朝觐一次。

距离每增加五百里,朝觐便可多间隔一年。

若不遵从,将视为反叛,天子将率诸侯讨之。

自周夷王始,周室逐渐衰微,诸侯常有不朝觐者,期限早已在无形中失效。

正式朝觐之时,诸侯需携带玉璧、珍珠、特产等贡品献给天子,天子亦需赏赐礼物。

此外还有仪容规格。

根据爵位不同,穿着相应服饰,并手持各阶玉珪为礼器。

公爵手执九寸桓珪,侯爵手执七寸信珪,伯爵手执七寸躬珪,子爵手执五寸縠璧,男爵手执五寸蒲璧。

姬宫湦虽已遣人相告,凡事从权,可免诸礼。

鲁侯称始终坚持,必须严格执行朝见礼仪,月底才能准备充分。

姬宫湦只得耐心等待。

在此期间,东市发生一起看似微小的纠纷。

起因却与周南商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