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西郭畜禽场,齐商请愿书(2 / 2)

畅想之际,太督内史冂从外面匆匆赶来。

“启禀大王,鲁侯称仍未定下归期。方才不久,宋使皇甫蠡突然前去拜会。”

姬宫湦若有所思:“尔等可知宋使皇甫蠡有何目的?”

寺人尨道:“自莫侯余臣离京,宋使皇甫蠡便忙于筹备殷商坊,此前未曾有异状。”

“王畿宋人可有增多?”

“几乎翻倍,算上此前所居,现已有近千人。”

“其等年岁如何?”

“过半为青壮,亦有不少老弱妇孺,王畿邦谍营已查出十多名形迹可疑者。”

姬宫湦道:“糯稻市价已然回落,幕后主使可有查出?”

寺人尨嗫嚅道:“哄抬者均为普通百姓,受神秘人钱财驱使所为。”

“究竟有何神秘之处?”

“其言语沙哑怪异,且都是夜间蒙面行动,根本无法辨认国别与容貌。”

姬宫湦异常平静道:“继续追查即可,其必另有所图,定按捺不住再次生乱。”

寺人尨领命:“诺!”

太督内史冂见状,随即将话题重新拉回。

“敢问大王,是否要派邦谍营,对鲁侯行苑严加监视?”

姬宫湦笑道:“诸侯行苑,早已遍布邦谍。”

午后,寒风初歇。

邦谍密报很快传至大殿。

宋使皇甫蠡进入鲁侯行苑后,便自称仰慕鲁侯称忠王之名。

鲁侯称闲来无事,便与宋使皇甫蠡对酌。

二人谈古论今,从上古禹分九州,至如今王畿革新,均未涉及不臣之言。

饮宴结束之时,宋使皇甫蠡问起鲁侯称归期。

鲁侯称直言,其前来朝会前,早已好安顿鲁国之事。

如今落雪在即,鲁侯称已决定在王城越冬。

待到明岁开春雪化,便再度朝会天子,以免明岁又需来回颠簸。

二人就此约定,寒冬时节,多加对酌为乐。

宋使皇甫蠡返回驻使馆不久,轮到齐国粮商崔仲白便上门拜会。

崔仲白身世不详,但其姓氏属齐国公族旁支,背后显然与齐国朝堂有关。

宋使皇甫蠡与崔仲白会面,只有半个时辰。

具体详情,不得而知。

崔仲白返回东市后,立即拟写一份请愿书,通过太辎姬綦递交朝堂。

等姬宫湦拿到请愿书,已经是傍晚时分。

崔仲白自述,王畿之内,齐国商贾已过半百,均有单设一坊之心。

伴随东郭工业区与西郭畜禽场设立,东市商贾纷纷跟进,拥挤程度总算有所缓解。

齐国商贾很快嗅到机会,共同推举崔仲白为首,力争促成齐国单设一坊。

崔仲白当仁不让,便亲自拜会宋使皇甫蠡。

得知殷商因铜制农具而开,崔仲白立刻明白突破口所在。

齐国坐落于东海之滨,疆域内盛产海盐、盐鱼与水精,历来便是富庶之国。

盐鱼便是咸鱼。

水精即水晶,又称水玉、玉晶、千年冰等,较玉石更为珍稀。

东市之齐国商贾,便有贩卖盐鱼与水精之人。

此外,齐国商贾与宋国商贾一样,亦善于奔走各国倒卖各类物品。

崔仲白得知国仓坊储粮不多,便想出以粮代租之策。

东市畿外十六坊之铺,均按亩征收市赋。

每亩每月合约一千铢钱,崔仲白愿以每亩每月一千斤粮食,单独租用内侧一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