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推出新版币,拍卖承租权(2 / 2)

不限定参与者身份,只需兑换最新版纸币,届时价高者得。

崔仲白自然明白,天子需要转圜更多粮食。

“敢问太辎,倘若拍卖成功,是否需要当场缴清整年市赋?”

太辎姜濉道:“确实如此。”

崔仲白掐指一算:“那至少需要上百万铢,才能顺利得手。”

“单凭个人,自然难以承受。若一国有上百商贾,共同均摊下来,亦不过万铢而已,还少于畿外十二坊。”

“可有转圜之余地?”

太辎姜濉刻意仰起头。

“此乃大王亲令,乾坤坊执办,吾只负责最后交割之事。”

崔仲白将手伸入怀中,拿出一个小布袋,假装无意放在几案边。

几声金鸣,亦快速闪过。

“多谢太辎提前告知此事,小的这便回去筹措新版纸币。”

太辎姜濉却道:“无需多谢,吾已遵照大王之命,派人前往东市广为布告。”

崔仲白缓缓站起身:“递书之恩,仍需多谢!”

太辎姜濉笑道:“尔之心意,吾会交与太仓,记作尔为外籍新爵位所献。”

托人办事,便是用尔之钱财,办尔之事务。

如今事没办成,太辎姜濉收下崔仲白心意,却又以崔仲白名义献出。

个中深意,不言而喻。

崔仲白心领神会,再度躬身行礼,方才告退。

……

十月八日,乾坤坊内。

各国商贾首度云集拍卖行。

此时已是初冬,虽然尚未落雪,东市买卖却也进入淡季。

入场者只需缴纳一万铢纸币作保,便能获得竞拍号牌,退场之时会如数归还。

如此模式,吸引不少围观者,其中不乏汉中、云梦与殷商等三坊商贾。

真正参与者,有齐国、卫国、晋国、陈国、庸国、魏国等商贾。

延乙期亲自担任拍卖师。

过程乏善可陈。

价格为一百五十万铢时,陈、庸、魏等三国商贾便选择放弃。

卫国粮商角人六指,本就与崔仲白相熟,价格升至二百万铢时退出。

晋国商贾原本势在必得,可惜财力有所不济。

最终,崔仲白以二百六十四万铢,成功拿下内侧一坊整年承租权。

换算下来,实则每亩每月为二千二百铢。

对比崔仲白此前的一千斤粮食,相当于溢价一成而已。

崔仲白当场缴清市赋。

太辎姜濉随即出具文书。

“尔可拟定五个坊名,待吾上禀,再由天子抉择确定。”

崔仲白忙道:“小的愚昧,还请太辎赐名。”

太辎姜濉平静道:“大王早有预料,便叫东海坊如何?”

崔仲白顿首:“善也!”

众商贾纷纷上前道贺。

姬宫湦并未前去,只因邦谍营终于传回消息。

姬余臣终于找到了!

正如太督内史冂醉酒时所言,渡河之人确为假扮。

姬余臣则改扮装束,以苏国商贾身份,暗中前往卫国,会见卫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