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北山划草场,河西定疆域(2 / 2)

妫子骘也道:“如今四千王师已齐聚,大王可下令攻而取之。”

姬宫湦慢悠悠道:“我军立于不败之地,更需考虑如何获取更大利益。”

妫子骘不解:“北山已归大周,泽卤之地在握,河西之地岂非大利?”

姬宫湦走到堪舆图前。

“上述之地均为关中也,本就王畿所属,非孤王所图之大利。”

妫子骘忙问:“莫非是为清除王城叛逆?”

姬宫湦摇摇头:“孤王率军亲征,其等似乎意识到阴谋败露,均选择蛰伏不动。”

“继续僵持,损耗过大也。”

“大荔戎之北,尚存莘、梁、韩等诸侯国,均已许久未曾朝贡。”

妫子骘瞬间恍然:“大王欲以大荔戎乱其国?”

姬宫湦只是淡然一笑。

“孤王既置河西郡,便需囊括河西每一寸疆土。”

莘国,又称有莘国。

地处前世汉中合阳,夏后启曾封支族于莘,此后便为姒姓传国。

殷商贤相伊尹曾躬耕于此,周室三母之太姒便生于莘国。

太姒生周武王,武王灭商后,莘国成畿内异姓诸侯国。

历经二百七十载,莘国早已物是人非。

虽百年未曾朝贡周王室,却因太姒缘故,得以偏安一隅。

梁国则是周宣王所封。

宣王四年,任命赢仲为大夫,率军攻打西戎。

赢仲战死疆场后,长子赢其继位西陲大夫,即史载秦庄公赵其。

周宣王感念赢仲一门忠勇,封赢仲次子赢康为梁伯。

梁国以夏阳梁山为都邑,是为嬴姓梁氏。

赢康如今已年迈,梁国现由其子梁辀当政。

自周宣王驾崩,姬宫湦继位,梁国便不再朝贡。

此时之韩国为古韩国。

古韩国为姬姓侯爵国,始封于武王第五子韩侯。

韩侯后裔世居夏阳西北,其国弱小而自大,亦不再朝贡周天子。

莘、梁、韩等三国均有断朝之罪,姬宫湦却不打算直接攻灭其国,而是利用大荔戎。

大荔戎所图,不过利益。

姬宫湦假借亲征,派玄甲军绕道义渠戎腹地,继而诛杀义渠王,成功夺下北山牧场。

消息传至大荔王耳中。

眼看王师完成增兵,大荔王开始有些犯难。

卫侯和约定之期尚远,义渠戎残部仓皇北逃。

局势陡然生变,大荔王不得不改变策略,再度派遣使者。

姬宫湦毫不犹豫地拒绝,并放言只与大荔王面谈。

大荔王倒是痛快,当即启程前往阵前相会。

姬宫湦携带勃赫与五名亲卫,抵达约定地点时,大荔王早已提前等候。

大荔王亦携带几名心腹。

二人间隔五丈,简单照面后,便开始谈判。

大荔王道:“大荔国向来安分,从未掠夺周王货船。”

姬宫湦冷笑:“此前进犯渭北之五戎大军,便有尔等大荔之戎。”

大荔王道:“吾受犬戎旧王蛊惑,损兵折将后,便无欲与周王为敌。”

姬宫湦反问:“尔此番勾结周室叛贼,又作何解释?”

大荔王明显一愣,旋即道:“周王何出此言?”

姬宫湦大笑:“尔欲重蹈五戎大军之覆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