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打压东海坊,应对涨价粮(2 / 2)

修路时间越久,东海坊前期投入便越高。

即便能够减免市赋,崔仲白亦将难以为继。

姬宫湦前世,比比皆是。

至于道路何时能修好,便看东海坊是否有调整主业的打算。

拟定好东海坊应对之策,接下来又是筹粮。

根据各郡太守勘察,今岁雨水充沛,农庄春小麦长势颇为喜人。

骊山郡最早推广农庄,泾水郡与西岐郡则紧随其后。

目前,此三郡之新国人,均已陆续开展夏收。

等到六月中下旬,新粮顺利入库,便能实现自给自足。

汉中郡需等九月秋收,河西郡与南阳郡新置不久,至少要到明年夏收。

这便意味着,大周府库的粮食缺口仍然很大。

依太仓姬綦估算,至少还需五十万石粮食,才能保证六郡渡过亏缺期。

在没有旱、涝、震等大灾,且不新增郡县的提前下,明年夏收方可全面实现自给自足。

往后才是粮食盈余期。

姬宫湦看向延松:“今岁中原亦大熟,尔可以筹集多少粮食?”

延松笑道:“这便要看,公子能给多少真金。”

“此前洛邑推广纸币,大周府库曾调拨五万两真金,便只有这些。”

“可筹二十万石粮食!”

“一两金,五石粮,为何还比正常市价少上二成?”

“多亏公子疯狂并国,晋、楚、庸等紧随其后,中原诸侯已人人自危,纷纷囤积粮食草料,铸造兵甲器械。”

姬宫湦清了清嗓子:“此乃大势所趋也,本公子不过顺应时局而已。”

延松道:“中原多以冬麦为主,当前亦是夏收时节,是以市面粮价尚未有所起伏。待到入秋之后,市面粮价必然会大涨。”

“会涨至几何?”

“一两金三石粮。”

“尔可赶在入秋前筹集。”

“小的尚未返回王城之时,洛邑便有消息传出。不少中原诸侯国已颁布君命,严禁对外售卖粮食与铜料。”

姬宫湦内心一动:“粮价集体上涨,便意味着真金贬值,纸币则随之增值。”

延松道:“洛邑公族子弟提前赎回真金,除以墨玉珠重新获利外,亦有不少是为趁早兑换纸币保值。”

“难怪会如此顺利。”

“倘若纸币增值,大周府库粮食必然会吃紧。”

“尔可有想出应对之策?”

“率先增值!”

延松的计策很简单。

间接开放真金与纸币互兑,一两金为五百铢钱。

王城商贾必然会大量减持纸币,并通过粮食价差,争相往王畿运粮。

等到中原粮价上涨,他们手中的真金贬值,大周府库的粮食便不会吃紧。

届时纸币凭借保值特性,将会获得广泛认可。

姬宫湦忙问:“何为间接开放互兑?”

延松简单直白道:“以南郭商号之名,每日限额兑换即可。”

姬宫湦揉了揉额头。

“南郭公仓,已无真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