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无名氏粮铺,武大郎烧饼(2 / 2)

“悉数送往蓝田大营即可,其等正赶制新军粮,正缺精粮米面。”

延乙期松了一口气:“原来公子早有打算。”

姬宫湦却道:“本公子不过临时起意,上述精粮米面,只能作价一千万铢钱。”

延乙期瞬间无语。

“如此一来,南郭商号净亏四百八十万铢!”

姬宫湦却望向延松:“依尔之见,如何能保南郭商号不亏?”

延松特意清了清嗓子。

“小的亦以为,公子此举,乃是损南郭商号,而肥蓝田大营,颇为不妥也。”

叔侄二人首度同心,延乙期忍不住在旁附和。

“还望公子三思!”

姬宫湦简单思索片刻。

为成功利用卫侯和,损失数百万铢钱,本就在姬宫湦预料之中。

“那便稍作降价售卖。”

延乙期无奈道:“此举亦有损南郭商号也。”

延松此时突然变换立场。

“小的赞同公子之策。”

姬宫湦很是好奇:“莫非尔又想出阴谋诡计?”

延松神秘一笑。

“精粮米面稍作降价,卫粮商号必然会跟进。”

姬宫湦无语:“此乃双输之策,本公子早已言明,仅只较量,并非你死我活。”

延松道:“那便改换方式,出售可食之物。”

经延松如此一说,姬宫湦立即想起前世名着《水浒传》。

里面有位北宋着名美食家,整日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售卖炊饼。

其中的炊饼,并非烧饼、煎饼、馒头与包子等,而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的蒸饼。

因为要避讳宋仁宗赵祯名讳,所以改称炊饼。

炊饼制作极为简单,与前世蒸糕流程相似。

将面粉和好后,使用醪糟进行发酵,随后上锅蒸熟即可。

姬宫湦颔首:“便依延松所言,将面粉制成炊饼,随后在东市与王城兜售。”

……

次日破晓,凉风习习。

一群肩挑担子的老弱妇孺,犹如雨后春笋,从东市与王城各个角落冒出。

他们走街串巷,不停地叫卖着武大郎炊饼。

好奇者纷纷上前询问。

“武大郎何许人也?”

贩售之人道:“其为三寸钉谷树皮,家中却有三大娇妻,分别名为金儿、瓶儿与梅儿,为南郭商号大掌仓延乙期义兄。”

好奇者又问:“这炊饼又是何物?尔等为何贩售?”

贩售之人纷纷感慨。

“武大郎为人乐善好施,投靠义兄后,见王畿多有老弱妇孺,便利用家中秘方制作炊饼,使吾等有存活之道。”

“东市可应允此行?”

“太辎姜濉道,此乃利民之举,大王已应允。”

“价格几许?获利如何?”

“面粉每斤市价十铢钱,一斤面粉可制五张炊饼,是以仅售三铢钱,仅只蕞尔小利尔。”

好奇者闻言,无不感叹武大郎之善举,纷纷掏钱购买。

……

乾坤坊内,姬宫湦尚未等到延松身影,邦谍营便率先传回消息。

角人六指未能脱身回国。

太督内史冂与卫侯和会面,很快便达成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