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漫游崤函道,问审苏国犯(1 / 2)

申后顿时笑靥如花。

“吾曾听闻,洛邑有一款臙脂,值比千金。”

姬宫湦道:“夫人若是想用,本公子便豪掷千金。”

申后急忙摇头:“吾自幼便不喜涂抹臙脂,只是想一探究竟,助大王开辟生财之道。”

“不愧为本公子佳妻!”

“公子过奖。”

……

一行人离开王城,穿过东市后,便弃车登船。

顺流而下,沿途风景如画。

秋收早已结束,青壮修缮房屋,妇人烹饪吃食,老者捡拾柴火,孩童则奔走于田野。

时不时传出诵读声,正是姬宫湦为学堂所编,文言之书与九数之书。

大抵前世史书所述之盛世,亦不过如此。

穿过河西郡,船只便进入大河,随后抵达风陵渡。

河东郡设立之前,风陵渡便因船运而繁华。

姬宫湦与稷戎、晋国密约瓜分河东,目前就只剩虞国夏邑孤城。

趁着初雪尚未降临,河东郡正在全力勘定农庄边界。

离开风陵渡,再行百余里,便是前世函谷关。

函谷关始建于秦孝公嬴渠梁期间,号称丸泥可塞。

无论逐鹿中原,亦或进取关中,函谷关均为必经之地。

前世史书所载战国七雄,凡是涉及秦国与山东六国,均绕不开函谷关。

姬宫湦所处西周末年,函谷关尚未建造,此前属虞国疆域。

因其地势险要,域内并无城邑,只有少量野人居住。

倘若姬宫湦没有重生周幽王,周平王东迁,便会有大量戎人迁居崤山。

随后扩张至伊水与洛水流域,最终形成实力强大的伊洛之戎。

当前,崤山一带与伊洛地区仍是无主密林。

崤函通道初定,仍有焦国立于陕地,即前世之三门峡陕州。

焦国始封于周公旦执政时,为姬姓子爵诸侯。

颇为巧合之处,前世史书称其被虞国攻灭,时间正是今年。

姬宫湦深知,开疆拓土不难,难在后期治理。

围困虞国,可视为战略性缓冲,以便于在河东推行郡县制。

暂时忽略焦国,则是尚未腾得出手来,无力开发崤山一带与伊洛地区。

今岁秋收虽然依旧大熟,却仍赶不上姬宫湦开疆拓土步伐,粮食依旧存在空缺。

穿过崤函通道后,便算正式进入洛邑名义上的边界。

洛邑所辖疆域,北抵大河,西临焦国,南为伊洛,东至岳山,即中岳嵩山。

看似较为广阔,实际所控之地却较为模糊。

围绕洛邑城池一圈,才是真正的疆土,其余多为野人所居之地。

……

十月八日,姬宫湦一行人顺利抵达洛邑。

姬掘突率玄甲军接管洛邑时,姬宫湦正在亲征陇西诸戎。

于是,洛邑便开始迁空。

自愿留下的洛邑公族子弟,造册登记王室公族身份后,分批迁往丰水私田原。

洛邑百姓入籍新国人,随后分散迁居各郡县。

现如今,城中多为商贾。

姬宫湦穿过城门,目及四周,心中颇感失落。

希望越大,失望便越大。

前世十三朝古都的洛邑,非但没有想象中的雄伟壮观,反而显得有些残破不堪,甚至不及普通诸侯国都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