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挑拨宋戴国,造势东市坊(2 / 2)

宋国与戴国均传自殷商,乃奴隶制忠实拥泵。

宋人通常分五大阶级。

国君与卿士贵族最为尊贵,其次到公族与士,再次是大小商贾,随后为普通国人,奴隶则处于最底层。

姬宫湦的目标,便是宋国普通国人与奴隶。

角人六指暗中行动,在戴国寻觅合适中间商。

主要为以下三类。

其一,经商失败者。

他们迫切希望能重振旗鼓,会心甘情愿铤而走险。

其二,混迹市井者。

他们极度渴望获得大额钱财,对宋国普通百姓下手时会毫不留情。

其三,奴隶贩运者。

他们不仅对奴隶贩运稔熟于心,而且大多会无所不用其极。

角人六指将会悄然宣布,应北方某国之求,高价收购宋国奴隶。

原因便是北方某国欲大兴商贾,准备仿效镐京王城东市,兴建北方大市。

宋国以商贾为立国之本,其奴隶必然多涉商贾之事。

至于是否真有涉及,买主并不作具体要求。

角人六指亦会假装失言,暗中向中间商透露,可悄然掠夺宋国普通国人。

拖家带口者,价格最高。

交易地点为大河沿岸,清点完登船人数,当场支付钱财。

大周府库暗中协同,额外划拨十万两真金。

无论男女老幼,均按高价收购,只为快速引起宋国觉察。

届时依照宋公白仁义性格,必然会质问戴侯歆,纵容国中歹徒,大行无道之举。

戴侯歆辩驳之时,再派人暗中作梗,则宋戴两国必然会反目成仇。

……

傍晚时分,邦谍营传讯。

南山木材铺三名掌仓深夜翻墙,被巡守甲士成功缉拿,消息很快在东市散播。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此前亦曾有人翻墙,却都是为逃避城赋。

深夜翻墙,实属首例。

遵照大周礼法与东市条令,罚款为三十万铢钱,堪称开创新高。

众人议论纷纷之时,郭惠见母心切之事,亦被宣扬开来。

有人嘲笑其愚昧。

等到次日天明再出城,亦不过三四个时辰。

如今身陷囹圄,非但损失三十万铢钱,反而还延误归家之期。

亦有人开始为郭惠鸣不平。

母亲突患恶疾,儿女尽孝心切,深夜翻墙虽有违礼法条令,却未造成严重后果,朝堂属寮应当酌情处理。

面对此番看似合理的言论,辩驳者却不在少数。

严禁翻墙之本意,并非朝堂贪图罚款,实则是为保护东市众多商贾。

自东市开办以来,夜里从未发生过盗贼行窃之事,真正原因便是严禁翻墙。

凡进出东市之货物,均有迹可循,有籍可查。

除此之外,东市鲜有私货。

对正常入驻东市的商贾而言,不用担心有人恶意搅乱市场。

礼法条令,须严格遵从。

倘若此事酌情处理,往后便会事事酌情处理。

坊间热议之际,邦谍营始终严密监视南山木材铺。

很快便发现,一名白面小厮行迹十分可疑。

白面小厮时常到门外张望,对进门顾客却视若无睹。

其他小厮对其颇为恭敬,几次要颔首行礼,均被其拖住,生怕别人觉察出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