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大王,吕梁山在何处?”
“便是脊骨山别称。”
“其中可有典故?”
“吕者,一曰黄钟大吕,二曰脊骨。梁者,可谓之脊梁也。二者皆有脊骨之意。”
内史伯朙道:“臣以为,仍称之脊骨山为佳。”
姬宫湦本就一时口快,因而并未纠结名称。
“便依内史之见!”
内史伯朙顿首,当即动笔拟写天子诏书。
半刻钟后,便由姬宫湦按上印玺,尔后着长羽甲士快马送往王城。
内史伯朙等长羽甲士远去,才继续开口。
“大王曾与晋侯仇密约,于北域隔河而治。”
姬宫湦道:“晋侯仇拖沓不前,尹国乃主动进土献民,孤王焉有不收之理?”
“若晋国问起,如何解释?”
“无需解释。”
内史伯朙忙问:“大王欲近期灭亡晋国?”
姬宫湦并未直接回答。
“依照当前进展,年内或可戡平北域,将鬼方残部驱赶至阴山以北,使其只能栖身大漠。”
内史伯朙道:“河套以东,为白狄诸部。”
姬宫湦简单解释。
“赤狄与白狄虽同属北狄,却并非血脉同族,双方曾屡有征伐。而今亦以脊骨山为界,彼此鲜有往来也。”
“大王曾曰,唇亡齿寒。赤狄鬼方被诛灭,白狄诸部必然会有所行动。”
“孤王虽曾曰,白狄却未闻。”
内史伯朙道:“北狄盘踞北域千载,必有其道也。”
姬宫湦问:“内史可知,今时之赤狄鬼方,为何会如此孱弱?”
内史伯朙思索片刻。
“非是赤狄鬼方孱弱,实乃大周王师强盛。”
姬宫湦却摇摇头。
以往华夏征伐北狄,均是联军正面出战。一旦鬼方远遁,华夏联军便后继无力。
单是粮草供应一项,便足以耗空国之府库。
北域土地相对比较贫瘠,只适合畜牧,难以进行农耕。
华夏若想掌控北域,便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会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状态。
鬼方为游牧部族联盟,看似维系千载,实则内部早已屡次更替。
上党赤狄诸部,便是例证。
鬼方之强,在于灵活。
可随时与华夏联军互耗,尔后伺机卷土重来。
鬼方之弱,亦在灵活。
当郡县制出现,华夏不再是联军正面出战,便能轻松击溃鬼方。
内史伯朙耐心听完后,不禁感慨万端。
“汇诸侯之力,犹如牦牛战群狼。集华夏之力,则是虎豹战群狼。”
姬宫湦道:“倘若晋侯仇仍未北征白狄,孤王并不介意与白狄暂时联手,先将晋国瓜分。”
内史伯朙拱手落座。
寺人尨恰好从帐外归来。
“启禀大王,据河东邦谍来报,晋使栾宾已离开晋国,不日便会抵达王城。”
姬宫湦毫不意外:“传令太督内史冂,孤王归期未定。”
寺人尨道:“据河东邦谍探知,晋侯仇对栾宾下达死令,若十日内未能觐见大王,便将其家眷悉数缉拿。”
姬宫湦不禁感到好笑。
“纵使栾宾家眷悉数殒命,又与孤王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