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王后断双亲,鲁侯纳五国(2 / 2)

得到的回答很简单,只有简简单单四个字。

“随他去罢!”

……

十二月十五日,天晴。

各国驻使奏疏陆续呈送到案前,姬宫湦随即开启快刀斩乱麻模式。

鲁使季绩父最为积极。

姬宫湦亲征鬼方期间,鲁侯称终于迈开扩张步伐,先后将五家诸侯纳为子礼国。

五家诸侯,依次为薛国、滕国、颛臾国、费国与牟国。

薛国始建于虞夏,位于姬宫湦前世山东滕州。

虞夏末期,薛国归附殷商。

其国君仲虺为商汤左相,与伊尹共同辅佐商汤,最终完成灭夏大业。

后薛国与殷商不合,双方曾爆发数次征战,薛国因此归为东夷。

周武王灭商后,周公旦东征,薛国选择归附周朝,从此便成为鲁国附庸。

滕国乃姬姓诸侯国,位于姬宫湦前世山东微山。

周公旦东征时,封其弟错叔绣于滕,就此建立侯爵滕国。

滕国始终视鲁国为宗主国,从未停止过朝会。

据前世史书所载,春秋早期,薛国与滕国朝见鲁隐公,还曾因先后次序发生争执。

鲁侯称纳薛国与滕国为子礼国,全程异常顺利。

颛臾国为风姓古国,始源于东夷部落首领太皞,位于姬宫湦前世山东平邑。

西周末年,颛臾国君弱民寡,实则早已与鲁国附庸无异。

费国乃新立诸侯,位于姬宫湦前世山东费县。

周宣王曾命鲁武公废长立幼,少公子戏继位后被兄侄伯御杀死。

周宣王讨灭伯御,命公子称继位鲁侯,并额外加封公子戏嫡长孙为费伯。

严格意义上,费国算不上诸侯国,而是鲁国小宗。

牟国为子爵诸侯国,位于姬宫湦前世山东莱芜。

前身为东夷部族,其首领归附周朝,曾为太公望麾下千户。

武王灭商后,牟国获封。

如今与颛臾国一般,早已与鲁国附庸无异。

薛、滕、颛臾、费、牟等五国,被纳为鲁国子礼国,均为水到渠成之事。

此时,鲁国疆域已赶超齐国,人口超过十万。

鲁使季绩父奏疏中道,鲁国遵从天子之意,为制衡齐国而扩土增民,使附庸名存实亡,鲁侯称心中始终惶恐不安。

为表明效忠周王室之志,鲁侯称将一并缴纳子礼国岁贡。

此前所定鲁国之岁贡,仅为万石粮食。自明岁起,将提高至十五万石。

粮食将于开春雪化后陆续送达,鲁侯称安定子礼国后,再择期亲自朝见天子。

姬宫湦当即回书,对鲁侯称大加赞赏,并叮嘱其当以社稷为重。

季绩父已常驻王城,鲁侯称可三载后再觐见。

处理完鲁国奏疏,随即便轮到齐国奏疏。

姬宫湦简单查阅后,竟发现奏疏上提及思齐大夫,而且占据重要位置。

思齐大夫,正是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