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扶植多派系,弱化郡太守(2 / 2)

内史伯朙已然会意,当即拟写王命诏书。

姬翉、姬赟、姬酴与太史伯阳父等四人,亦当场交割太守印玺。

姬宫湦全程均面露微笑。

如此安排,实则亦是制衡。

内史一门已接近极限。

而今便有太督内史冂、太造内史仲飔、偏将军内史叔垚、内史令内史仲飔、悬壶军中郎将内史漪等。

王室公族该当有所上升。

目前已有太常姬黁、太仓姬綦、太守姬赟、公族内卿姬昆等。

招纳派亦需要提级。

除太辎姜濉、太守屠休与太守李彘外,还包括延乙期等卿使。

此处之外,还有旧臣一系。

为太博祭公墩、太史伯阳父、太守姬友、玄甲军中郎将姬掘突、太牧虢石父等。

自古以来,朝堂便自带派系基因,任谁也无法消弭。

当前大周正处于极速上升期,朝堂派系党争自然不会凸显。

姬宫湦却深知,当对外扩张速度放缓,便会有人将精力放在权势内耗上。

唯有不断扶植多方,才能避免一家独大。

诚然,九公十三卿与各郡太守,皆属忠义之臣。

但谁也无法保证,伴随时代发展,其等子嗣亦或继任者,是否还会以忠为本,以义当先。

关中四郡太守采取兼领模式,则是提前弱化太守权柄,随后逐渐下沉至县乡。

前世王朝帝国,郡县制最大弊端,便是封疆大吏权势会趋于集中。

一旦出现潘镇割据,便会面临崩溃与灭亡。

完成关中四郡太守任命,姬宫湦继续调整人员架构。

姬赟正式出任三川郡太守,太史伯阳父司职汉东郡太守。

姬酴调任南地郡太守,姬翉改任北域郡太守。

原犬城县令魏姝,推行草场有功,正式升任陇西郡太守。

其余各郡,太守维持不变。

……

临近黄昏时,寒气渐浓。

各郡太守均已完成奏报,优化及调整人事亦进入尾声。

姬宫湦正欲宣布第三项社稷大事,天空突然变得暗沉,随后便开始飘雪。

内史伯朙双手颇为僵硬,仍坚持拱手行礼。

“启禀大王,布帛已用尽!”

姬宫湦亦觉浑身酸痛,当即朝群臣宣布。

“今日岁末大朝会,诸公已然身心疲乏,便暂时到此为止罢。”

太督内史冂提议:“大王,仅剩第三项社稷大事,倒不如一并处置。”

姬宫湦道:“第三项社稷大事,涉及诸位司职之俸禄,至少需半日时间,方能核算与商讨完毕。”

太督内史冂道:“依臣之见,此事当有大王独断,而非与臣等共同商议。”

太常姬黁当即表态:“太督所言甚是,臣附议!”

余下中人纷纷拱手附议。

唯独屠休直腰而坐。

姬宫湦颇为好奇:“南阳太守可是有话要说?”

屠休拱手:“启禀大王,而今各郡、县、乡、闾之属官,乃至郡尉与郡丞,俸禄均早已由额定,唯独太守并未明定。”

姬宫湦笑道:“太守乃一郡之长,与九公十三卿同列,自然应当慎之又慎。”

屠休直言:“依臣之见,应当与县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