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解购俘之资,救亡国之危(2 / 2)

算上攻打肥氏与鼓氏损耗,以及逃亡走失者。

晋军甲士总体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七千人。

此外,尚有八百晋军甲士,被仇犹氏首领困死太原城。

开战之前,赵叔带与隰叔辅佐晋侯仇,曾仿效大周王师九军,对晋军进行革新。

经过整编后,晋军甲士总数为一万五千名。

其中五千晋军甲士,需屯驻边关、镇守城邑与戍卫都邑。

仅有一万晋军甲士,能够灵活调动参与征战。

如今接连战败,甲士损失早已超过半数,仅剩七千晋军甲士。

赵叔带所领晋军主力,甲士恰好是其中一半。

晋侯仇对姬成师极为爱护,必然会不计后果,命赵叔带进行报复。

稷戎大军士气正盛,晋军则是劳师前来。

倘若再战败,晋国将再无可战之兵,正式面临亡国之危!

赵叔带快速权衡利弊后,最终作出惊人决定。

据邦谍所知,其先派人封锁消息,避免晋国百姓陷入恐慌。

随即命麾下晋军主力进驻曲沃,短暂休整过后,便全力布置守城工事。

至于赵叔带本人,则悄然返回翼城,向晋侯仇当面奏报。

具体奏报详情无人知晓,只知二人彻夜未眠。

次日破晓,赵叔带便重新赶往曲沃,晋侯仇则接连派遣三批使者。

第一批使者北上,与仇犹氏首领商议停战。

第二批使者紧随赵叔带往西,争取与稷戎王达成和解。

第三批使者,由栾宾与赵熠组成,火速前往镐京王城觐见天子。

待三批使者离开后,晋侯仇当即颁布君令。

白狄联军粮草即将耗尽,需征召三千晋国青壮,襄助太原城守军反攻,进而剿灭仇犹氏与鲜虞氏,完成北征大业。

与此同时,稷戎大军正受阻于郇邑,亦需征召两千晋国青壮,反击稷戎大军。

西周末年,消息极其滞后。

尤其是晋侯仇有意封锁的环境下,翼城晋人大多不清楚实际战况。

其等只隐约听闻,太原城失而复得,士师隰叔不幸战死,赵叔带率军南下。

晋侯仇正是利用这点,隐瞒接连战败噩耗,堂而皇之征召晋国青壮。

……

姬宫湦听完长羽甲士急报,自然明白一切是赵叔带所为,不禁对其刮目相看。

“如此治国安邦之大才,可惜未能将其留住。”

太督内史冂道:“大王曾曰,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赵叔带弃周入晋,看似晋侯之福,实乃晋国之祸。”

一旁的内史伯朙不解。

“敢问父亲,何以得出此论?”

太督内史冂解释:“晋侯收赵叔带,得以施展勃勃雄心,是为福也。晋国因赵叔带,而今陷入亡国之危,是为祸也。”

内史伯朙仍是疑惑:“即便晋国无赵叔带,亦会陷入亡国之危。”

太督内史冂颇为耐心。

“晋侯若无赵叔带,或会偏安一隅,更有可能向大周进土献民。对晋国子民而言,便不用遭受战乱。”

内史伯朙恍然道:“孩儿多谢父亲指教!”

太督内史冂微微一笑。

延乙期待内史父子语毕,才向姬宫湦请奏。

“启禀大王,而今晋侯仇封锁消息。若吾等暗中散播真相,必然会大量晋人弃国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