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以退为进策,割地求和举(2 / 2)

延松密信曾提及,公子锦鸳得宠,正在辅佐齐侯购扩充齐军。

此番帮助晋国向齐国求援,可视为前期试探。

……

六月下旬,消息频繁传出。

晋侯仇曾派三批使者。

毫无意外,仇犹氏首领与稷戎王均直接拒绝,唯有栾宾与赵熠带回解决之策。

晋侯仇经过一番挣扎,最终无奈作出决断。

以倗邑为晋国新都,翼城与曲沃等地子民,需一同迁徙。

与此同时,再度向稷戎王遣使,言明受周天子所策,愿意割让翼城与曲沃等地,促成双方正式罢兵。

稷戎王闻讯大喜,当即表示愿意停战,并保证接收翼城与曲沃等地后,会颁布严格军令,禁止伤害留守晋人。

晋国使者称,迁徙事务异常繁琐,七月底方能完成。

稷戎王依照惯例讨价还价。

双方随即约定,于七月十五日进行正式交接。

消息传开后,晋国子民终于反应过来,此前晋国接连战败失地,如今更是沦落只能割让都邑求和。

面对晋人心志崩塌,晋侯仇亦不再继续遮掩。

不仅承认隰叔与姬成师战死,还将晋军折损过半公之于众。

晋人随即陷入恐慌状态。

白狄向来便以屠戮华夏百姓为乐,稷戎则喜欢四处抓捕俘虏。

若想活命,那便只剩逃跑。

正当晋人哀嚎之时,一则传闻很快散播。

齐侯购念在姻亲情谊,召集五千齐军甲士,襄助晋国逆转战局。

目前,齐国大军已经启程。

晋国臣民之中,不乏齐国出身者,均亲自证实此传闻。

晋侯仇迁都倗邑,随即被视为以退为进之计。

晋人很快便停止哀嚎,纷纷收拾家当,追随晋侯仇徙往倗邑。

传闻并非杜撰,齐侯购确实派出五千齐军,且号称皆是精锐甲士,全力救援晋国。

与此同时,仇犹氏首领亦获悉,晋国与稷戎停战罢兵。

为避免晋国重振旗鼓,仇犹氏首领立即指挥白狄联军,对太原城发动猛攻。

太原城仅有八百晋军甲士驻守,而且城内粮食与水源极度匮乏。

不到半日,白狄联军便轻松攻破太原城。

八百晋军甲士,皆被斩杀。

仇犹氏首领再次夺取太原城后,继续指挥白狄联军南下。

晋国边关甲士不战自溃,沿途晋人更是仓皇逃命。

直至越过霍山,接管空无一人的晋国霍邑。

霍邑即此前霍国旧邑,位于姬宫湦前世山西霍州市。

仇犹氏首领夺取霍邑后,开始仿效华夏诸侯,修筑防御工事,以此掌控太原盆地。

晋国疆域快速萎缩,子民亦流离失所,九州护民社晋国分号门庭若市。

晋侯仇早已无力管制边关,大批晋人逃往大周河东郡。

根据姬掘突奏报,主动归附的晋人已超三万,而且仍在持续攀升中。

依照此前惯例,归附者入籍新国人后,便会分散送往各郡县。

姬宫湦却稍作调整。

每户必须抽调一名青壮,前往王屋山临时营地,方能入籍新国人。

往后若是战场建功,便视同王师九军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