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宫湦顿感意外:“孤王招贤纳士,有何不妥之处?”
内史伯朙神情无比凝重。
“新礼法为大王亲手所立,乃大周之镇国威器,岂容他人随意评判与篡改?”
姬宫湦问:“修缮新礼法,科举考题,均是内史主动提出,现下为何却又出言反对?”
内史伯朙答:“考题可以涉及新礼法,修缮新礼法却必须以大王之名。”
姬宫湦这才恍然大悟。
正如前世律法修订,必须由专门机构经过专门程序完成。
倘若每个人都拥有律法修缮权,原本庄严肃穆的律法,将会变成任人涂抹的画纸,使人无法生出敬畏之心,最终沦为儿戏。
西周时期,天子便是唯一。
编立与修缮大周新礼法,必须而且只能由姬宫湦完成。
即便新礼法存在漏洞,亦或不合时宜之条款,新国人也不可以妄自议论,否则便会动摇周天子威严,极其容易导致人心涣散。
姬宫湦盯着内史伯朙。
“内史,可有妙策解之?”
内史伯朙道:“大王可选取新礼法缺漏之处,给出大体解决思路,以此征集编撰者。”
姬宫湦正欲称赞,寺人尨却当场表示反对。
“敢问内史,给出解决之法,应征者只需认真抄录便可,如何能够挑选德才兼备之人?莫非只看何人字迹优美?”
内史伯朙解释:“自然不是!在既定范围内,完善具体细则,更能考验应征者才学与品德。”
寺人尨似乎依旧难以理解,姬宫湦当即使用浅显话语。
“正如孤王需要了解公子撝,尔会如何执办?”
寺人尨不假思索:“自然是派遣邦谍打探,随后汇总成册,递交到大王案前。”
姬宫湦又问:“邦谍具体需要打探那些内容?”
寺人尨道:“身世、心性、德行、家眷、好友、仇敌、家资……”
姬宫湦打断话茬:“疏而不漏,便是考验!”
寺人尨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多谢大王指教!”
姬宫湦道:“据孤王所知,大周新礼法中,最让新国人不解之处,便是驾车与路人相撞时,即使是路人突然窜出,御者仍需对路人进行适当赔偿。”
内史伯朙忙道:“大王之本意,是避免有人恶意冲撞横穿路人,甚至假借驾车行凶。”
姬宫湦颔首:“一旦双方起争执,即便身处闹市,大多很难还原事实真相。若是乡闾小道,更加无法查证何人之责。”
内史伯朙附和:“无论原因如何,御者均需赔偿,可让其等驾车时更为谨慎。”
姬宫湦却话锋一转:“孤王本以为,世人心中,仁义尚未湮灭,诚实仍为底线。”
牵涉到人心,内史伯朙不懂如何回应,便选择保持沉默。
寺人尨倒是感同身受。
“小的倒是觉得,人心不古一说并不存在,古人未必如当下。殷商崇尚活人祭祀,若非大王强令废除,至今仍广为流传。”
姬宫湦忍不住感叹:“即便世风日下,至少也要十数载。结果却让孤王失望至极,短短数载便不少无耻之徒借此获益。”
寺人尨问:“大王所指,可是过路者讹诈?”
姬宫湦颔首:“自去岁开始,各郡县便频频出现,不少人只能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