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姬宫湦此前各种布局,逐渐显现预期效果。
卫国方面,新都甘丹建造场面依旧火热,德水一带则正式开始升温。
在延乙期与栾宣暗中襄助下,长狄师建制日渐趋于成熟。
青壮装备得到极大改善,从纯木制的长矛、大棒与板盾等,变成混合铜制的铜头长矛、铜钉大棒与铜皮铠甲,终于勉强称得上甲士。
横向比较,焕然一新的长狄师甲士,虽然装备依旧比不上卫国甲士,但是为保护部族家人为战,因此军心空前凝聚。
反观卫国甲士,更像是出没于山野的盗贼。
面对软弱之人时,会穷尽一切手段进行搜刮。当对方奋起抵抗,其等就会立即变成一盘散沙,将保命视为第一准则。
延乙期与栾宣见长狄师战力小成,正好达到与卫国甲士互相消耗的程度,便派遣心腹下属,向长狄核心首领送去密信。
密信之中,除提供卫国甲士详细部署外,还贴心送上三道反击卫国的前期妙策。
其一,长狄师本质上为联军,倘若直接与卫国上阵对战,必然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诸多变故,届时胜负难以预料。
稳妥起见,长狄师应当利用自身灵活优势,采取分而攻之策略,组建大量小队,对小股卫国甲士发动袭击。
只要不断杀伤卫国甲士,对方必然会陷入恐惧,从而不敢再肆意搜刮长狄诸部。
其二,待卫国甲士因恐慌而不敢出营,长狄师便可以组织数百人战团,对卫国甲士小型据点发起进攻。
尤其是位于德水腹地的小型据点,务必要逐一拔出,陆续肃清境内仇敌,进而拥有反击卫国的根基与底气。
卫国甲士接连丧失小型据点,必然会为保住小命,争先恐后往大型据点收缩。
其三,当本是敌强我弱的局势,逆转成敌退我进与敌守我攻,长狄师便可以正式组建千人大军,攻打卫国甲士大型据点。
此时的卫国甲士,肯定已经军心涣散,面对士气高涨的长狄师,几乎毫无抵抗意志,只能选择弃营而逃。
长狄师顺势接管全部据点,将卫国甲士彻底驱逐出德水一带。
完成上述三道反击卫国的前期妙策,长狄诸部便能真正获得独立,并拥有与卫国互相抗衡的实力。
即使卫侯和想报战败之仇,也不敢悍然对长狄诸部用兵。
卫国北迁新都甘丹,子民内部本就存在大量隐患。长狄诸部只需维护好长狄师,便能在大河北岸占据主动优势。
往北与山戎达成联盟,进而瓜分燕国疆土。
往东南可趁齐国征伐莱夷,对齐国发动偷袭。
往西则可以和大周结交,继而反攻卫国。
不得不说,延乙期与栾宣所献妙策确实很妙,但并非计策本身无比绝妙,而是避重就轻的笔法用得十分巧妙。
一切推演结果全靠臆想,根本不去考虑实际情况与意外事项,反正是暗中献策,怎么完美就怎么说。
偷换概念也好,天花乱坠也罢,只要说服长狄核心首领采纳,并交由长狄师实施,便成功达到消耗卫国的重要目的。
往后无论长狄师是胜是败,均不会影响下一步计划。
事实上,长狄核心首领听闻妙策后,根本不用过多游说,直接召集长狄师重要头目,开始商议详细的作战部署。
不到五日,德水一带便正式进入混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