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离谱的试卷(2 / 2)

慢慢的,考试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

可就在这样一个算不上炎热的季节,却有无数人额头冒起了冷汗。

有人受不了提前交了试卷离开。

后知后觉的人越来越多,放弃考试的也越来越多。

这哪里是考试,分明是给一个人下定义!

没有正确答案,也就意味着所有的选项都是答案。

整整一百道选择题,四百个选项,每次选择一个选项就放弃另外三个选项,也就意味着不同的人!

很多人都做过心理测试题,但是心理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更了解自己,甚至由于没有利益关系,大部分人看到结果都只是莞尔一笑,丝毫不会放在心上。

可是两座学院这次的考试呢?目的是选拔人才!

不同于客观题的是,如果考客观题落选了,可能是没复习好,可能是状态不好等等诸多原因。

这次心性测试不会有任何借口。

高考失败了,可能意味着学习能力不行,做题能力不行......这些是可以通过努力弥补的。

但如果是这次考试被刷下来呢?意味着的是“这个人不行”!

否定的不是学习能力,而是这个人本身!

很残酷的考试。

然后,两座学院被“骂”上了热搜。

但是无论是虹桥学院还是仙武学院都没有站出来解释过一句话,他们彷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样,继续着招生流程。

结果第二天,两座学院纷纷公布了复试通知。

快的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直到网上流有了这样一句话:

“这场考试本身没有什么特殊,好与坏也不是那么容易下定义的。”

放弃才是真正否定一个人的原因!

其实,所谓的毕业证何尝不是一种定义呢?

或是验证了这句话一般,当天留下来考试的人几乎都进入了复试中。

走的人不少,但留下来的人却更多。

第一批的筛选就是这么简单!

正如网上所说的一样,人是很复杂的,好与坏很难被定义,而凭借一张“心理测试”卷来决定是否有入学资格本就不严谨,真正考察的无非一样东西。

是否有直面自己内心的勇气。

两座学院也没有所谓的答案。

但是他们知道,浮躁之人走不了这条路。

第一场考试只是开始的敲门砖,不是结束。

不出意料的,所有做完了试卷的人都收到了第二轮考试通知。

这一次考试就正常多了,是很普通的文化课考试,几乎只要识字,懂得常识,能做简单数字运算的人都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于是,整整齐齐的数万人在这天站在了虹桥学院操场上。

没错,就是数万人,比某些大学四个年级加起来人数还要多。

对于这第一批学生,无论是虹桥学院还是仙武学院都放宽了招生条件。

草率吗?似乎看起来是挺随便的,不少人现在还处于懵懂状态,他们之间甚至有不少人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参加考试的。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就这么“容易”就入了学。

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这次考试是两座学院一起商量的结果。

由于没有前车之鉴,所有的一切都处于摸索状态。

他们不可能像华云山那样主打“缘分”,也不可能如其他大学一样,凭借一张试卷上的分数来进行选拔。

武学试卷有什么必考的知识点吗?

他们当然也有测试天赋的手段,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现实。

人多是一个原因,但真正的主要原因还是时代不允许,两座学院都处于刚开始的阶段,数量上带来的优势远远大于质量。

也许未来几百年后,两座学院也会将天赋当成选拔标准,但绝不是现在!

所以两座学院达成了共识:现在还不是走精英路线的时候。

他们给了这数万人机会!

这一年是37年,对于仙武学院和虹桥学院极为重要的一年。

但是令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九月份开学时,重新站在广场上的人居然足足少了九成!

只剩下了数千人。

合情又合理。

其实,别说学生们了,就连两座学院高层也不知道未来会通向何处。

别看网上讨论的有多么热闹,但大多数人仍然持观望态度。

入学,那可就意味着几年的时光。

这同样也是一场考验,从二月份到九月份,足够很多人冷静,也足够很多人权衡利弊。

而对于诺大广场上还很青涩的人,他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赶上了两座学院最容易入学的时候,不幸的是,他们可能只是一批“小白鼠”......

“我相信,现在还站在这里的人,一定都是真心向往武道仙途的人......请记住这份‘热爱’,因为这就是你们最开始的‘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