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路走来,曾留多少欢声笑语,又留多少悲伤往事,一切都在岁月的洗涤中沉淀成为永久的回忆。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不知不觉中,赵昺来到这个时空已经三个多月了,恍如隔世一般。
收回心神的赵昺,在丫鬟的帮助下,终于在磨秃噜皮的屁屁上抹上了药。
武垒不知道从何处寻来一个软垫,套在马背上。
随后,赵昺在众人的簇拥下一起返回海口。
回到行朝的赵昺,马上拜见了自己的养母,也就是杨太后,看着眼前这位大宋历史上最后的一位太后,又想到身为宋朝末代皇帝的自己。
前途艰难,举步维艰,如履薄冰!
未及,赵昺突然悲从中来。
赵昺紧跑几步,趴在杨太后身上,放声大哭。
“儿让娘担心了,是儿不好,娘,儿对不起您。”
赵昺想到后世的自己,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常常偷偷跑出去玩。
又想到自己每次听到母亲回来,就赶紧假装学习。
长大了,才懂得母亲那失望的眼神。
再想到母亲含辛茹苦,操劳一生。等到苦尽甘来的时候,母亲却已经慢慢老去。
这一刻,赵昺抬起头来,泪如雨下。
一声娘,一生缘分。
“昺儿啊,不哭,有娘在这里,乖,我儿不哭了。”饱受磨难的杨太后不顾旁人在场,抱着赵昺哭泣道。
“娘,不哭,孩儿不孝,不能天天来看您。等孩儿长大了,一定会好好保护娘亲的,娘您就放心吧。”
赵昺伸出手,擦拭着杨太后脸上的泪水,委屈地说道。
迷茫的道路,前途未卜的未来,让一旁的宫女、内侍们,看到此情此景,悄悄地后退了几步,躲在角落里,悄无声息地在那哭泣着。
大宋昔日的风华早已不再,在面对着犹如风中残烛一般的现实面前,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作为人世间仅存的亲人,这种难以割舍的亲情让赵昺和杨太后之间产生了犹如亲生母子般心连心的真挚情感。
“娘知道的,昺儿做的事情,为娘的都知道。我儿有出息了,长大了,我大宋有救了。”杨太后动情地说道。
“嗯。”赵昺使劲点点头。
“昺儿,吃饭了么?娘给你做饭好么?”杨太后关切地问道。
“嗯,谢谢娘亲。”
“想吃点什么?”
“都行,昺儿不挑食的。”
“你呀,你等着,娘给你做你最喜欢的面疙瘩。”杨太后用指头点点赵昺的鼻子,微笑着说道。
“好的,我还要吃炖鸡蛋,娘别忘了要放点香油。还有肉包子,我好饿啊。”
“知道啦,你等一会哦。”
不一会,杨太后亲自做的饭菜端了上来。
“好吃么?”
“好吃,娘做的饭最好吃了。比那面饼子好吃多了。娘您怎么不吃,昺儿给您也盛一碗去。”
“官家,您坐着吃吧,让小的去吧。”一名内侍在一旁小声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