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泉州之战(十三)(2 / 2)

宋代诗人李邴曾写到:“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商贾云集、帆樯如林。

伴随着潮起潮落,各国商贸在此来往络绎不绝。这便是泉州商贸繁华最好的描述。

泉州,依山面海,风光如画,被古人盛赞为“山川之美为东南之最”。

泉州,又称为“刺桐城”,这是一座因“刺桐”而崛起的城市。

刺桐,不仅是泉州的市花,也是泉州的古称。

“刺桐”,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移植到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一带。

唐、五代时,泉州已遍植刺桐。故称为“刺桐城”

刺桐生长得花繁叶茂、花红似火,红花绿叶,美不胜收,成为泉州城一大特征,泉州也因此而名闻海内外。

“刺桐港”这座东方第一大港,这座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部泉州史,有点夸张的说法,“半部”华夏史。

泉州的崛起和华夏历史上着名的三次“衣冠南渡”是分不开的。

泉州自秦汉时期,生产力低下,经济文化落后。

这也和福建的地势有关,“兵家不争之地”,“八山一水一分田”,就是极为形象的比喻。

“兵家不争之地”意思是,福建多山,纵横交错,易守难攻,同时又种不出来多少粮食。

古代以粮食生产为主,费尽千辛万苦打下来也是“赔本”的买卖。

换成大平原,鱼米之乡你试试,绝对的兵家必争之地。

有粮食才能有兵马,谁也不傻。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意思也差不多,福建山地和丘陵占了八成,水系占了一成,农田一成。

境内河谷和盆地穿插其间,周边大山耸峙,丘陵连绵。

只有东部沿海地带少量的平原适合耕种。

同时泉州也是幸运的。

西晋“八王之乱”开始到“永嘉之乱”这一段时间里,北方战乱不断。

北方汉人纷纷逃亡南方,泉州就成为当时中原汉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北方汉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泉州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发展,粮食产量逐渐提高。

泉州自然而然的繁荣起来。

到了唐代,天朝盛世,海纳百川,凭借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加之造船业的逐渐发达,泉州大兴海外贸易。

至宋朝时期开始走向世界,一举成为全世界最着名的海港城市。

“打旗语告诉丞相,儿郎们已经活捉元军水师统帅蒲师文!”赵大石喜笑颜开地说道。

不管是邀功也好,振奋人心也罢,是时候让全军知道蒲师文已经被活捉的消息了。

“报!丞相,赵大石活捉元军水师统帅蒲师文!”观察手看到旗语之后,马上向文天祥会报道。

“好,好啊!等回去之后本相亲自给这小子邀功请赏去!”文天祥激动地说道。

“恭喜丞相,贺喜丞相。”众将领道。

“哈哈,痛快,痛快啊!”此时的文天祥满脸欢喜,溢于言表,多年来积压的抑郁心情一吐为快。

“胜了,大宋胜了!”

“胜了,我们胜了!”收拾残局的宋军高呼着。

“快,儿郎们,随我上岸,建立防线!”一马当先率先抵达码头的赵大石跳入浅滩,蹚着海水朝着岸边快速走去,当仁不让扮演了先锋官的角色。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坚持,有所不坚持;有所让,亦有所不让。

火枪兵,弓弩手,大盾兵,刀盾兵,排列整齐,严阵以待,为后续登陆的宋军提供保障。

事实上,这是多余的,“刺桐港”这座泉州最大的港口,码头上早已经连个鬼影都看不到了。

宋军太踏马的吓人了,跑得慢的那就真变成刀下鬼了,哪个不开眼的元军还敢留下来看风景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