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谋划(2 / 2)

第二日,赵昺召集各军将领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如何对付阿术的十余万大军。

“诸位卿家畅所欲言,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回官家,目前的情报显示十余万元军分别驻扎在广州附近。其中阿术和綦公直所部驻扎于广州府,汪良臣部驻扎于端州。帖哥火鲁赤部驻扎在鹤山,刘国杰部驻扎于东莞。”赵与珞把元军的情况简单的介绍给众人。

(端州就是现在的广东省肇庆市。)

“官家,元军势大,当各个击破为上策。”张世杰首先说出自己的想法。

果然。

不管是大宋还是蒙元,所谋都是出奇的一致,都选择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

打仗打多了,很多时候计谋都是一样的。

甚至有时候都不需要计谋,全靠人堆。

比如说唐肃宗至德二年的香积寺之战。这一战可以说是决定唐王朝生死存亡的大决战。

唐军十五万,叛军十一万,双方都是精锐的“唐军”(叛军也曾属于唐军),老相识了。这一场决战没有什么计谋,堂堂正正的正面战,完全是一刀一枪硬拼出来的。双方死一队再上一队,叛军人少所以拼到最后没人了。

虽然宋军火力强大,但总兵力不足五万,而且也不能把五万人全部带走吧,至少琼州要留下来一部分兵力。

这样满打满算赵昺手里也就四万兵马。

总不能学多尔衮入关,把七岁以上,七十岁以下全部征调吧。

说到山海关大战,大顺军犯下了致命错误,被三姓家奴吴三桂忽悠了,致使大军在山海关外等待了整整三天!

致命的三天,若不然历史便可以改写。

赵昺和一众高级将领看着“时局图”。

啊,呸!

说错了,是作战沙盘。

众人看着最高作战指挥室里巨大的沙盘上那些代表敌我双方兵力的小旗,不禁陷入沉思。

元军五路主力大军已经高达十一万人,再加上广东本土的杂兵,实力不容小觑,敌我兵力对比几乎达到了4:1。

“诸位请看,蒙元的兵力几乎是我军的四倍。倘若此次我朝采用主动出击的方法,着实不好打啊。”

而且如今元军缺乏战船,基本上处于守势,而如果大宋出兵必然处于攻势。

再加上元军“本土”作战的优势,形势不容乐观。

赵昺指了指肇庆(端州)、鹤山、广州、东莞,这四地以广州为中心离其他三地相距不过百余里,且互为犄角。

就算最远的端州也不过二百余里,不管我军攻打哪一座城池,其他三方均可以火速支援啊。

“倘若我军采用围点打援的办法呢?”陈吊眼发言道。

“恐怕也很难,就以攻打鹤山为例,端州、广州、东莞左中右三路大军南下支援,我等在何处设伏?”张世杰提出自己的疑虑。

人类数千年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战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

就如同福尔摩斯所说的那样,所有的案子在那些记载中都是有先例的。

“兵书有云,出其所不趋,攻其所必救。这翔龙府的要害在何处?”赵昺看着沙盘,双臂横抱,喃喃自语道。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所必救也。”

这是华夏历史上最着名的军事学家孙武所提出的辩证之法。

“攻其必救”的核心目的在于调动敌方的军事力量。

蒙元已经把头缩起来了,赵昺需要做的是变被动为主动,先调动敌人,然后消灭敌人。

而不是说直接渡海攻打易如反掌的雷州,那元军是不会动的。

这样做只能把被动变成更加被动。

无他,雷州对于阿术来说无关痛痒,无关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