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 / 2)

两宋商贸活动高度繁荣,但这并不代表宋朝就不重视农业。

历代王朝都极其重视农业生产,两宋也不例外。

“农商并重”是宋朝立国后的国策。宋朝立国初年,赵大为了促进农业发展,采取“不抑兼并”、“田制不立”的政策。

并且为了鼓励农业发展,鼓励民间“广植桑枣、垦辟荒田”。

“不抑兼并”并不代表不管兼并,宋朝自始至终都在限制“兼并之家”。

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宋朝农业技术虽然超越汉唐,但在没有优良种子以及化肥的情况下,产量还是很低的,远远低于后世。

但普通百姓可以通过务工,做些小买卖等其他途径赚钱。

(就比如后世下班之后的兼职,都是为了几两碎银子……)

甚至,无数拥有田地的自耕农也逐渐放弃了自己家的土地,转而给地主家种地。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交税,只要留下一部分粮食饿不死就行了。

而拥有权势的富贵之人则可以趁机大量购买田地。

宋朝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防止出现动荡,只能通过限制“兼并之家”的手段避免无限扩张。

不过,这一切都是理想状态,事实上在官绅一体的封建王朝,并没有多大的效果。

无他,政策就是这些人制定。

到了南宋中后期,土地兼并已成蔓延之势,被压榨的百姓毫无生活保障,土地兼并已经成为一颗毒瘤,无法去除。

赵昺边走边和赵与珞、陆秀夫等人讨论着宋朝土地问题,从太祖朝一直说到理宗皇帝时期。

“诸位,朕以为,虽然我朝农业税已经处于历朝最低水平,但农业仍然是国朝第一大事。”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但凡出现动乱局面,无一不是和吃饭有关。有田地者绵亘数百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不合适的。”

“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故,朕以为,我朝必须下大力气限制土地兼并问题。”

其实不管是陆秀夫还是文天祥,都是颇有家资的,不然文天祥也不会散尽家产在东南建立义军抗元了。

招兵买马那可是要花费巨资的。

只不过在那个南宋即将灭亡的时候,就算拥有再多的田地又有何用?无非是给蒙元做嫁衣罢了。

除非投降,或许能保住荣华富贵。就算投降,人家忽必烈也要优先照顾自己人啊。

“朕这十条意见,大家可以发表意见,我等集思广益必能无往而不胜。”赵昺给众人打气道。

“诸位,天气有些闷热,我等到前面那片小树林中稍坐片刻,歇歇脚再继续商议吧。”赵昺不等众人答话,举起马鞭指向前方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

与此同时,武垒大手一挥,一队锦衣卫绕过赵昺等人提前进入树林之中,仔仔细细地搜索着。

包括树干之上,草丛之中都认真检查一番。

护卫们对于那些枯叶比较多的地方甚至直接拔刀捅刺一番,可见安保工作之细致。

广南东路刚刚收复不久,这里又不是琼州,武垒作为护卫长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才行。

锦衣卫们的警惕暂且不提。

众人下马之后走到一片略显干净的草地上,在赵昺的带领下席地而坐。

祥兴二年九月底的翔龙府,暑气还未退却,天气还是有些闷热,众人接过护卫们递过来的水囊,喝点水稍作休息。

“官家,这第一条,臣无异议。凡是正常购买的土地,朝廷也无话可说;凡是采用胁迫或者其他不法手段获取的田地,必须归还原主。”陆秀夫说道。

“陆相,若找不到原主呢?”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好办,正好收归朝廷所有。”赵昺接过话茬说道。

众人若有所思,但一时间也没有别的办法,况且无主地收归朝廷所有属于历朝历代的基本操作。

“官家,这第二条兹事体大,臣不敢妄下结论。”陆秀夫盘着腿坐在草地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