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万寿节(1 / 2)

次日清晨,赵昺如往常一般,在御花园中坚持跑步,直至满头大汗,衣衫尽湿。

半小时后,跑完步的赵昺稍作歇息,喝了些温开水,便在宫人的陪同下返回寝宫沐浴更衣。而后,又前往杨太后的宫中,享用了一顿早餐。

杨太后见儿子到来,面露喜色,嘘寒问暖,尽显关爱之情。

酒足饭饱后,赵昺辞别母亲,回到御书房。

御书房外,赵与珞、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早已恭候在此。见赵昺到来,众人纷纷上前行礼。立于最后的赵定北虽略有拘谨,然其礼节却甚于他人。

古人鸡鸣即起,实非今人所能及。赵昺方用罢膳,而诸位重臣已经候于门外。

此时,不过卯时三刻而已。

卯时三刻按照后世的时间也就是早晨5点45左右。

穿宋日久,赵昺逐渐习惯了这个时代的作息制度。

按照这个时间段,后世的小学生们还在被窝中酣睡。而眼前的这些人,恐怕凌晨四点便要起身准备了。

古人为何要起如此之早,着实令人费解。

赵昺一边感慨着,一边招呼众人进屋坐下。

“朕这里有一封昨日送达的奏疏。诸位都看一看吧。”君臣坐定之后,赵昺直奔主题,说道。

赵与珞有自己的情报部门,所以还是知道琉球岛的情况。陆秀夫作为文官之首,奏疏是绕不过去的,自然了解奏疏的内容。

文天祥也是丞相,但基本上不管政务,其主要职责在枢密院这一块。

文天祥接过奏疏和其他人一起看了起来。

事实上,在等待赵昺的时候,文天祥也基本上了解了一些情况。故而,文天祥看得很快。

“官家,这琉球位置极为重要,只需要渡海便可以直达福安。幸得有定北这样的忠贞之士提前进入岛内,也算是为国朝立下大功一件。至于说忽必烈召集能工巧匠打造火器一事,臣和陆相的观点是一致的。”

说话间文天祥用赞许的目光看了一眼坐在末位位置的赵定北。

御书房内,文天祥率先发言,众人随之各抒己见。最终,君臣达成共识,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应趁蒙元内乱,忽必烈无暇南侵之机,不断蚕食敌人,迁徙其人口、物资,以达成积小胜为大胜之目标。

“朕打算设立琉球府,由赵定北担任知府一职,统管琉球事务,诸位以为如何。”

“县”是自秦汉直至明清的基层行政单位,两千余年来基本上是没什么变化的。

宋朝统管数个县的称为“州”,而“府”、“军”、“监”是和“州”同一个级别的。

“州”与“县”则构成了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框架。

南宋,在州一级再往上为“路”,比如广南东路,福建路等共计十六路。

同时,在宋朝又实行的是虚三制。也就是常说的“县”,“州”,“路”三级。

虽然“路”管理数个“州”,但“路”这一级并没有最高行政首长。

“路”一级通常设转运司管理一路民政;提点刑狱司掌管一路的司法;提举常平司掌一路的财税;安抚司责掌管一路的军政。

四司互不隶属,互不干涉,各司其职。

“知县”是“知某某县事”的简称,一般来说老百姓将二者统称为“县令”或“青天老爷”。

“知州”和“知府”都是差不多的,是“知某某州事”,或者“知某某府事”的简称。

若是前面加上一个“权”字,比如“权知某某州事”或者“权知某某府事”则代表着暂时,代理的意思。

比如说北宋时期,开封府尹都是亲王担任,但人家亲王加开封府尹基本上就是储君了,根本没有功夫干这种活。于是便有了很多“权知开封府事”,比如包拯,范仲淹等等。

通判也是朝廷任命的高级官员,位高权重。知州(知府)和通判相互制衡,但通判的官职往往比知州或者知府低一些,但通判还有一个好处,干满两任便可自动升到知州了。

若问这个世界上什么最能拉拢人心,答曰,唯有权与钱。

知府可不是随便谁都可以担任的,这绝对是“一步登天”的封赏。

随着赵昺话音刚落,坐在最后面一言不发的赵定北猛地一激灵,全力克制着内心的激动。

知县一般为正七品,知州从五品,知府从四品。琉求设“府”,意味着赵定北直接高升到从四品的高官序列。

“府”比“州”略高。

比如前文说的端王赵佶当皇帝之后把自己的封地端州升格为肇庆府。

当然了,还有很多例子,比如绍兴府,高宗皇帝之前叫越州。

两宋最牛逼的是开封府和临安府,包青天的故事耳熟能详,也是作者童年时期的最爱。

写着写着又开始扯淡了,罪过罪过。

“臣以为赵县令面对强敌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率领十万军民从福安转战琉球,以我大宋的名义坚持三年有余实属不易,功在社稷,泽在百姓。朝廷用人之际理性委以重任。”陆秀夫道。

“陆相公所言不错,赵县令公忠体国,乱世之中以一己之力保全我大宋数万百姓。困境中而又不失斗志,着实为我朝官吏之楷模。臣没有意见,臣复议。”身为宗室的赵与珞跟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