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青山欲共高人语(2 / 2)

三国群英戏 夕林挽梦 1844 字 3个月前

曹操捶打桌案,咬牙切齿的骂道:“父亲啊……我一定要先杀了刘备,再鞭尸陶谦,为你报仇雪恨!夏侯惇,即刻传我号令,立刻起兵,我要把徐州踏为平地,鸡犬不留!”

荀彧「字文若」连忙劝谏道:“明公,不能因为私愤而乱大谋啊!”

曹操说道:“我为孝心起兵,这是人之常情,不灭徐州,难解我心头之恨!典韦、荀攸,命你等领精兵两万,携带重型攻城投石车随后赶到!”说着,曹操拿起桌子上的倚天剑,径直走向帐外。

“曹孟德!”荀彧大喊道,周围人都是吃了一惊,不敢说话,曹操也停下了脚步。“昔日太祖高皇帝力保关中,世祖光武皇帝雄踞河内,全都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即便是遇到困难,最终还是扫灭王莽、项羽等群雄,终成大业!”

曹操反问道:“固本?何为根本!”

“兖州!”荀彧说道,“明公现在最应该考虑的是兖州,况且河、济是天下之要地,就相当于当初的关中、河内。如今明公若是为了复仇起兵,先取徐州,留下的兵力太多就不够攻取徐州,留下的兵力太少吕布又会乘虚而入,这样兖州就失守了。若是徐州也没得到,兖州又失守,明公怕是进退失据,居无定所了,到那时,粮秣军需,从何而区?现在陶谦虽然死了,但是还有刘备守卫徐州。徐州的百姓,既然已经信服刘备,必定会帮助刘备死战。明公如果舍弃兖州而取徐州,是抱薪救火,舍本逐末,在下还请明公好好考虑一下,三思而后行。”

程昱也劝说曹操道:“主公,你知道吗,其实我的名字可以算是您给我取的。我用出生时就得到的名字活了五十年,但是叫曹操的年轻人,却给了我巨大的冲击,年过半百之后,人就不太容易生气了,会把一切都想开,但是我也知道什么叫做羞耻,所以只是想安静的从土里来,到土里去。但是见到主公之后,我突然有了野心,然后就把主公当成了照亮我迷途的太阳。不管主公有什么命令,我程昱都愿意去做,怎么做我们才能赢呢?还希望主公深思熟虑!”

曹操叹了一口气,回到座位上,说道:“各位,刚才我只是开了一个玩笑,但是,荀先生,我好难过啊,你就这么不相信我吗?话说,先生,我真的要被你吓死了,竟然一上来就斥责君主。荀先生,你是不是心里也对我有什么想法?就像陈宫那个叛徒一样?”

郭嘉「字奉孝」急忙打圆场,笑着说道:“各位大人,别吵架啊,你们看看典校尉吓得。”

典韦也连忙应和郭嘉道:“是啊是啊……”

夏侯惇「字元让」也打圆场的笑着说道:“没想到勇武过人,大哥嘴里的古之恶来,胆子居然这么小啊,哈哈哈。”

郭嘉来到荀彧身边耳语道:“老师,你在做什么啊?主公现在很敏感,老师不是要和曹操一起干一番大事业吗?如果被大事业的工具讨厌,那就完蛋了!”

荀彧连忙跪在地上,说道:“小人惶恐,不敢顶撞明公。”

曹操也不理会荀彧了,继续讨论另一件事,说道:“今年又闹起灾荒,现在军中缺粮,大军坐守在此地,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郭嘉说道:“汝南、颍川被黄巾余党何仪、黄劭侵扰,他们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粮食,扫平这些乌合之众,破而取其粮,供养三军。”

曹操笑着说道:“好,讨伐黄巾逆贼,就是顺应朝廷,百姓更是高兴,安百姓是顺天之事,曹操受教了。”

。。。。。。。。。。

曹操听从了众人的意见,于是留下夏侯惇、曹仁驻守鄄城等地,自己带领大军先到陈县,然后转战到汝南、颍川。

黄巾军渠帅何仪、黄劭,知道曹兵到来,出城迎战,两军在羊山对决。此时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军纪散漫,并无严整的队伍行列。曹操令强弓硬弩手射住,然后让典韦出马。何仪令副将出战,不到三个回合,何仪的副将就被典韦一戟刺于马下。曹操率领部队,乘势赶过羊山安营扎寨。

次日,黄劭亲自引军前来。阵圆处,一将步行出战,头裹黄巾,身披绿袄,手提铁棒,大叫道:“爷爷我是截天夜叉何曼!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曹操的族弟曹洪「字子廉」见了,大喝一声,飞身下马,提刀步出何曼。两人向阵前厮杀,四五十合,胜负不分。曹洪诈败而走,何曼赶来。曹洪趁其不备,转身一刀,砍中何曼,斩下首级。

李典「字曼成」乘势飞马直入贼阵。黄劭没有防备,被李典生擒活捉过来。曹兵掩杀过来,夺得黄巾军其金帛、粮食无数。黄劭被抓,何曼战死,何仪势单力薄,带着几百骑兵逃到葛陂。

曹操也不理会逃走的何仪,来到仓库前,笑着说道:“哈哈哈,果然如奉孝所料,就单单是粮草就有数万啊!”

突然,曹操身后的典韦好像感觉到了什么,急忙扑倒曹操,大叫道:“主公小心!”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