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暴君的最后(2 / 2)

三国群英戏 夕林挽梦 1704 字 3个月前

王允再次找来士孙瑞、杨瓒、黄琬等人,问道:“受禅台准备的如何?”

士孙瑞说道:“司徒放心,全都已经准备妥当。”

王允说道:“好,就在城外设帐,让董卓晚上斋戒沐浴,一切全都按照禅让之礼,你要让老贼怀疑。”

士孙瑞说道:“知道了。”

王允有对黄琬说道:“子琰公,选精壮士卒,设下埋伏,要万无一失。”

黄琬说道:“遵命!”

王允还是有些担忧,说道:“虽说城内城外全都已经安排妥当,但是老夫还是担心横生枝节,怕他半路怀疑啊。”

吕布说道:“司徒不必多虑,董贼权欲熏心,李肃也有纵横之才,一个志在僭越大位,一个有三寸不烂之舌,老贼定会中计!”

王允说道:“那就谨慎行事吧。”

。。。。。。。。。。

一切准备妥当,董卓马上就要前往长安受禅,临走之前,董卓向已经九十多岁的母亲池阳君辞别。

见董卓满面春风,身上还穿着着龙袍,池阳君问道:“二儿,你这是要去哪儿?”

董卓得意的说道:“母亲,二儿将要接受小皇帝禅让,母亲马上就要变成太后了!”

池阳君担忧的说道:“我最近总是心惊肉跳,怕不是好兆头啊。”

董卓却不以为意的说道:“母亲将要成为国母了,怎么会没有什么预兆呢?”于是辞别母亲之后离开。

董卓走出郿坞坐车,军士前遮后拥,朝着长安而来。

刚走没有三十里,董卓坐的车,忽然断了一个车轮,董卓下车骑马,又走了没有十里,那一匹马嘶喊咆哮,把辔头都折断了。

董卓询问李肃道:“车折轮,马断辔,这是什么征兆?”

李肃笑着说道:“这是太师承继皇位,弃旧换新,将乘坐玉辇金鞍的好兆头啊!”

“哈哈哈!”董卓听完李肃的话十分高兴,“此乃天助我也,哈哈哈!”

又没走多远,董卓一行路过一个小村庄,遇到一个老道士,老道士头戴青巾,身穿白袍,手里握着一个长杆,上面绑着一块一丈长的布,上面分别写着一个‘口’字。

董卓问道:“这个道人是什么意思?”

李肃笑着说道:“这是有心病的人。”然后李肃让左右武士将老道士赶走。

又走了没多远,董卓又看见五六个孩子正围在一起,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董卓又问李肃道;“这个童谣又是什么意思啊?”

李肃笑着说道:“这个童谣说的是刘氏当灭,董氏当兴的意思啊。”董卓又是十分高兴,也没有继续理会。

“不要胡唱,不要胡唱,你们到那边玩儿去!”一个男人赶紧喝退孩子们。

一个妇人走来,问道:“他们唱唱歌又怕什么?”

男人说道:“你可知道这儿歌的意思吗?‘千里草’乃是‘董’字,‘十日卜’乃是一个‘卓’字,这个儿歌唱的是董卓不得生,你不要命了?”说着,男人也让女人赶紧离开。

来到长安城外,董卓兴奋的说道:“长安在望,龙庭近在眼前,哈哈哈!”

就在这时,忽然狂风骤起,乌云蔽日,不一会儿便烟消云散,这时正好是黄昏时分。

董卓又问李肃道:“你说这落日余晖,是什么意思?”

李肃笑着说道:“今朝落日生紫烟,明日金龙入长安,这是吉祥之兆,太师承继大统,紫雾霞光是壮太师天威。”董卓又是十分高兴,也不再怀疑。

来到长安城外,文武百官全都来到城外迎接董卓。

董卓笑着说道:“王司徒,受禅仪仗可曾备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