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温柔(2 / 2)

那么刻晴自己呢?学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的刻晴呢?

回首望去,也只能苦笑一声,感叹句:“殊途同归。”

在璃大求学期间,刻晴也是《璃月大学报》的学生记者。

她的初衷是,一边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记者站实践这些理论,二者相辅相成。

很快,刻晴就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在璃大,留学生和璃月本土学生待遇天差地别。

留学生住在宽敞的双人间里,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还有独立的卫浴。

璃月本土学生则挤在八人间里,连一张独立的书桌都没有,冬天取暖靠脂肪,夏天降温靠心态,洗澡也要去公共浴池坦诚相见。

“凭什么?”刻晴想到了课本上写的、赫乌莉亚教的:新闻业是璃月的了望塔,新闻人要为璃月民众发声,要为璃月民众做信息的把关人。

于是,她以校报学生记者的身份采访了璃大的本土学生,也采访了住在留学生公寓的留学生。

本土学生的不满自不必多说,对于璃大的这种安排,留学生竟也并不领情。

有位竺子同学接受刻晴采访时说:“我来璃月留学,是因为仰慕璃月古老而灿烂的文化,也想结识璃月的朋友。

“但璃大把留学生都安排在留学生公寓,还按照国籍划分宿舍……

“我的室友也是稻妻人,别说认识璃月朋友了,下课后我连说璃月话的机会都没有……

“怎么说呢,感觉留学生就像是被学校圈养的珍稀动物呢。”

那么官方的态度又是什么?

带着整理好的同学们反馈的意见以及自己拟定的几个问题,刻晴找到了璃大后勤处主任跋掣老师的办公室。

那天是个萧瑟的雨天,刻晴将雨伞小心地收到伞袋里,再放到了办公室的门口,害怕将雨水带入室内。

而后,刻晴礼貌地敲响了办公室的门道:“老师好!”

……

“刻晴老师好!”

胡桃和行秋元气满满的问候让刻晴的思绪回到了十年后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