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想回去就能回去吗?(1 / 2)

赵姬打断嬴政,问道:

“政儿,母亲听你的意思,难道我们短时间回不去秦国吗?”

“你父亲和吕不韦之前就能逃回去,现在邯郸比之前更加松懈,难道不能救咱们回秦国吗?”

嬴政用小手握住赵姬的手安慰她“短时间内回不去的,但是绝对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又给赵姬解释道:“非是父亲不想救咱们回国,只是这事,他说了不算。”

“留赵的质子本该是父亲,他偷跑回去已是不该。”

“祖父二十多个儿子,父亲本就不受祖父重视,更别提在曾祖父、如今的秦王眼里了,他更是没什么份量。”

“想必若非认华阳夫人为母,华阳夫人求我祖父安国君力保,父亲指不定还要被送回来。”

“现在秦国在赵国的质子已经没了,让秦国现在再送个王室过来,怎么可能,谁愿意来?”

“其他王室子弟常年住在咸阳的,肯定比咱们这两个从未见过面的更加亲近。”

“父亲刚刚回国,想要找个王族把咱们换回去,想都别想,这种建议他提都不能提。”

“秦强赵弱,俗话说父债子还,我身为王室嫡传,也勉强够格了。”

“曾祖父肯定顺水推舟,让我来当这个质子,如此一来,咱们短时间内肯定回不去了。”

赵姬弱弱的问:“那咱们能逃回去吗,像你父亲一样。”

“不行,绝对不行,且不说没有秦国支持,咱们孤儿寡母没有能力回去,即便逃回去了日子也绝不会好过,还只会连累父亲和吕不韦在秦国的谋划。”

嬴政接着安慰赵姬:

“母亲放心,我们不会有事儿,接下来短时间内我估计不会再有灭国大战,秦赵皆需要休养生息了。”

“只要没有灭国大战,咱们就没有什么危险。秦强赵弱,赵王不逼急了,不会想要杀质子的。”

“至于咱们过得好坏,就要看父亲在秦国了。”

“父亲刚刚回国,一切都还需要慢慢经营,咱们决不能拖他的后腿。”

“所幸父亲成了华阳夫人之子,一切都稳中带好。”

纵然嬴政温声相劝,赵姬也忍不住落泪:“年年说归秦,年年回不去,真是一年又一年,年年过不尽。”

嬴政连忙帮赵姬擦去眼泪,接着安慰:“母亲别哭了,你不是还有政儿陪伴吗?”

“现在一时之苦,乃是为了将来之快。”

“今王上年岁已然七十,人常说:七十古来稀。”

“待祖父登基,父亲只要侍奉好华阳夫人,太子之位有望,那时候,父亲就可以想办法接咱们回去了。”

赵姬抹了抹眼泪:

“哼,你们父子一脉相承,都那么有道理,怎么都是你们对,我就看你们到底什么时候能让咱们一家三口秦国团聚。”

“行了,别说这个了,政儿,你就说需要母亲做什么吧。”

嬴政笑了笑,换来赵姬一抹嗔怪白眼。

“母亲,你需要先以我父亲正夫人的身份,提前写好给赵王的书信,信内表达出对他的尊重即可。”

“大概意思也很简单,就说原先兵荒马乱,自己孤儿寡母多有不便,于是便假借友人之处暂住一段时间。”

“今战乱已平,我父亲原是质子,现在父亲归国,为两国友好计,自然儿子顶上质子之位,赵王乃宽仁之君,请赵王安排质子府。”

“这些就可以了,给赵王一个台阶儿,他会下的。”

“咱们要先回原来的小院,免得把这的主人给卖了。”

“现在不急,再等几日。”

“等魏楚联军退去以后,赵王会更冷静。”

“估计也就这几天了,近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赵国根本供应不起。”

“而且放任他国如此多的大军在自己国境内待着,自己赵国目前还比较虚弱,赵王不可能不怕。”

“这几日赵王一定会举办一场盛大的犒军大会,然后赶紧礼送魏楚联军各回各国。”

“等事情都了了,赵王一定也很冷静了。这时候的赵王一定只想静静,绝不想再起事端,那时候就可以把书信递上去。”

“另外,也给父亲写一封信,请此处主人帮忙寄送,他会很乐意的。”

“切记信中不要埋怨父亲,先前留下我们和吕不韦独自逃跑的事一字不提。要写我们目前很安全,父亲自己会愧疚的。”

“信中要先感谢吕不韦和他的好友。托付的友人对我们非常关照,我们没有任何危险,而且日常所需一应俱全。”

“人家细心伺候了我们这么久,为的就是这个,做人知恩图报,多写点人家的好,指不定以后还需要用到人家。”

“对此处主人也要单独再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谢意就好。”

“再告诉父亲,赵王不计前嫌,危机已过,会安排我代替他在赵国做质子。”

“只是日后难免缺少财物和侍从,请他派人送些金银财物过来。钱财很重要,咱们在异国他乡,身无钱财,什么事也做不了。”

“另外,我也到了启蒙的时候了,如果可以,让父亲尽量派个顶尖高手来保护咱们,顺便教我学些自保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