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差距,本质上不是“技术”和“经验”问题,而是创作理念造成的。
而在中米文化交流之后,米国作品在内地流行,内地作品在米国却不流行,于是,让内地的艺术界很没有面子,所以,最后还是找另外一个扑街群体欧洲艺术界抱团取暖了。
似乎,得到欧洲艺术界的肯定,即使国外普通观众不买账,也可以算是有影响力的国际大导演、大艺术家、影帝、影后了。
然而,要这些本身就没有市场的欧洲人肯定有个屁用?本来就扑街了,再去迎合欧洲人,那岂不是在全世界更扑街更没有影响力?
欧洲那些人,自己的作品在自己国家都没有市场,其市场纷纷沦为米国电影、rb动漫的倾销地。你学这些扑街货的经验,要他们去肯定,这是在错误的路线上越行越远。即使是后来那么小鲜肉以商业包装为主不讲究专业性的路线,都比现在这批艺术家的路线靠谱。
有些“艺术家”感觉委屈,我的作品明明在国际上是拿奖的,明明有外国大师跟我是好朋友,我们互相捧场。圈内都知道,我艺术水平高。
问题是,那些奖屁的价值都不是。如果把那些奖项仅当当作一种普通的宣传营销活动也就够了,太把那些狗屁太当回事,你就输了!
衡量作品真正含金量的标准,只有一个――观众欢不欢迎!
如果有大量的观众追捧,等新番等的茶不思饭不想,一到新番播放时间,就急忙把其他事情放在一边,首先追新番。这样的作品,才是真正具备生命力的作品。
而没有观众和人气的“艺术”作品,相当于行将就木的腐朽尸体,即使不断的吹嘘“我很古老,我有文化,我有历史,我有一大批艺术家肯定”,可是结果一点用也没有。
好作品不需要找内行人评价,而是随便找一些普通人评价,一看就是好看,一看就喜欢才行!
作品大火,绝不是因为观众和市场瞎了眼,可能真的是因为,这就是好作品和未来流行作品的风向标。
刘森让这些f力克斯公司的动画工作人员,不断的学习《宅女总是被穿越》,本质上,这部作品水平不高,但是因为有着领先三十多年的审美和技术。在这里面随便挖掘出一点东西,放在目前这个年代,都属于领先的创意。
要找出未来动画的发展趋势,这可能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教科书。
不是说《宅女总是被穿越》这部动画没有缺点,实际上,缺点还是很多的。无论它的人设、特效、画面、创意有多牛逼,但毕竟是找内地二流工作室代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