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小处着眼(1 / 2)

河畔老翁 河畔行者 1260 字 1个月前

第十二章,小处着眼

早晨七点,走下楼,在楼下两棵桃树前,河畔老翁立脚看了一眼,拿出相机,拍红红颜色枝杆。

拍完,移步拍小溪河堤柳落到堤长墙上的柳条。一个冬天,这一片柳瀑搭拉到河堤长墙上,风吹拂动,要扫掉多少墙上灰尘。凋零柳叶在垂落柳条上微微摆动。

这虽然普通小景物,小枝小叶,象画一般铺在住宅楼下,算是小溪河边柳扫堤墙景画吧。

这里,从静到动,也有诗文象,诗情画意。也渗透着普通人居住的生态环境,也是独特的一种新鲜氛围,在初春风拂中流荡着景画。

这细小的动作,往往描述着河畔老翁爱看,追求植被的普通价值或其它蕴含。

河畔老翁又静静走一段路,来到社区艾灸馆,做艾灸,听了艾灸大师的讲座,其中讲了三味真火,及有关调理身体知识,还讲道《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与李时珍父子俩相缘,把三味真火等写进书中。

古代作者也是学习中医,注重养生。河畔老畔认为自己身体还是不错的,却走进艾灸馆,做艾灸。同时,还习练道家养生功夫,晨间健身锻炼走步,时而坚持站桩。

在诗文生涯中,河畔老翁也应该努力写一些养生方面作品,觉得应该努力了。

在河畔老翁眼里,时间很紧,需要争分夺秒。早晨健步,做艾灸,听养生讲座结朿,就要敢快向住宅楼赶,吃完早饭,带孙童户外活动。每天,还要写一定数量诗文,小说投稿,还要制作锻炼打卡健步内容的美篇。

在小溪河社区段,在两岸边,特别在南岸社区段多有小径,河畔老翁出艾灸馆,直奔小溪河南岸小径。

刚走小径20多步,小径便一分为二,出现两条小径,河畔老翁走右手边环型小径,又走了20多步,几棵红珠珠树,立在小径右手边。

河畔老翁须赶快回家吃早饭,再与老伴户外带孙童活动,急速拍了几张片,便从干枯河床,走到对岸,奔住宅楼走去。

走的过程,碰见许多事情,虽然是细小的。但诗与说往往在细小的事情中运行出故事来。河畔老翁往往看景,看其如何动的。

动一般也在细小处动,一般小,那就容易动了。也会容易出诗文,出小说内容。

写诗填词,做曲着眼点小,小事能好动,好创作。不要贪大,不要求全,也不要大气势,更不能追求大完美。往往从日常小亊做起,就会解决了创作问题。河畔老翁从实践体会,就是要从小事抓起。

社区小溪河北岸,是一处健身器广场,一群妇女,有上年岁的,也有年记年轻的,正列队跳广场舞。

河畔老翁须快回家吃早饭,好户外带孙童活动,便怱忙走过广场舞地方,没有拍照,心中却想着初春,刚过完春节,社区广场舞队便开场。

来到住宅楼下,河畔老翁静立一棵树旁,看春季确定的柳树,灵思一阵儿,并举头楼顶,伸向蓝天。又仔细观察眼前枝条,己酱紫红色,芽孢,好象有些绿孢点,绿要吐出了,便创作《五绝.迎春曲》。

五绝.迎春曲

文/河畔老翁

桃杏枝红色,高楼映彩霞。

堤墙摇柳瀑,春到吐新芽。

河畔老翁想,时间很快,再过几天惊蛰了,蛰伏一冬的诗行,要活动了,吟音咏乐当空响!

惊蛰时节快到,春的景象,会更浓。

又是一上午九点半,河畔老翁与老伴开始带着孙童户外行,选出西门南行,到城南七区,八区对面坡坡沟壑正在推平填充,整修建楼场地。

河畔老翁同老伴推孙童,选一处推平地,从童车上,抱下孙童,开始挖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