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身份之谜(1 / 2)

神州异事录 零度 1244 字 1个月前

我们到了蓉城第一时间就去了案发现场,我们四个是拉着行李去的。

这是一栋老家属楼,楼下有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些运动器材。

家属楼南边是一堵高墙,在高墙内有一排树木,我一个北方人也不懂这是什么树,树叶还都绿着,在落。

在北方是秋风扫落叶,在蓉城好像不太一样,春天树叶才落了下来,这也算是长了见识。

在树下画着一些车位,停了很多汽车,本就不宽敞的家属楼小院儿,变成更拥挤了。

楼房质量不高,是以前盖的砖混结构的板房,不是现场浇筑的那种,是用预制板修建的。我一进屋就发现了,这天花板上有规则的裂缝。

也多亏了这地方没有风,楼梯间里没有窗户,从下到上,是用水泥花砖修上来的。这要是在北方这么修,估计能把人冻死在楼梯间里。再说了,北方风沙也大,刮一晚上大风,这楼梯间里的土得有三寸厚。

死者姓林,叫林海洋,是蓉城铜牛区民政司的司长。个子一米六五左右,体重165斤。长圆了。

他家在六楼,这种老楼没有电梯,据说正在协商装电梯,但是一楼二楼住户都不同意,一直装不上。

人家肯定不同意,装上电梯,院子就更窄了,自己的房子反倒不值钱了,倒是顶楼会比一楼二楼更值钱。毕竟顶楼视野好,噪音也比一楼二楼要小很多。最关键的是,顶楼不会遭受楼上的噪音影响。

楼顶以前漏雨点很多,在去年单位拨款重新修了一下,在楼顶上加了瓦,这一下起码能保证五十年不漏。

说白了,别看这楼老,但是位置绝佳,这老楼的房价可是不低,据说能卖到六七千一平米呢。

在死者的身边还有一具无头女尸,这女尸来路清晰,是市医科大学里出来的标本,头这时候还泡在科研楼三层的玻璃瓶里。

不过死者的身份不明,这就令我很奇怪了。

我追问之下,当地派出所的同志才支支吾吾告诉了我。

抛出所的所长姓吴,叫吴大同。

他个子也不高,长得细皮嫩 肉的,四十来岁,看起来像个厨子。

他说:“这事说起来有点恼火,每年春季到雨季这段时间,岷江都会有很多投江自尽的人,大多数都是家庭妇女。越是贫困的地方,投江的越多。大多都是抑郁症导致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尸体顺流而下,我们有专门的捞尸人负责在上游拦截,避免经常有尸体流到蓉城引起恐慌,这些工作都是民政部门在做。有一半尸体是有人认领的,有另一半没有人认领,民政部门就会捐献给医科大学做标本。”

我这一听就不太对,我说:“无偿捐献?”

“还是要收一些辛苦费,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我嗯了一声说:“大概收多少?”

“一具尸体五千左右。”

我看了看白月。

她摇着头说:“我不了解这种情况。”

派出所的同志说:“一直就是这么运作的,没出过什么问题。”

我看着地上的无头女尸,她穿着一件白大褂,手里拿着一把手术刀。

死者林海洋倒在血泊中,目测是被一刀割喉。

法医经过初步的检验,和目测基本一样,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割喉。

我说:“目击证人呢?”

吴大同说:“在所里,是林海洋的情人。”

“情人?”

“林海洋和妻子常年分居,他们还有一套新房在黄羊区,他妻子在住着。他自己住在这老家属楼里,他的情人苗苗也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