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越来越像了(2 / 2)

一来是糯米昂贵,想要修一栋房子耗费财力巨大,普通百姓根本承受不起。

二来是糯米数量有限,毕竟只能通过地里长出来,用完了就需要等下一年再收割新的糯米,浪费的时间太多了。

所以很多百姓的房子仍旧还是使用夯土建造的,唯一有改变的估计就是茅草屋大量消失了吧。

但现在有了量大管饱,还特别便宜的水泥,再结合同样量大管饱,还便宜的红砖,轻轻松松的建出一栋房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到时候再让诸葛亮去设计个三室一厅,四室一厅,二层小楼什么的,然后传遍青徐之地。

想必要不了多久,两州都会掀起一股建房潮。

那些还在住着夯土房的百姓直接就鸟枪换炮了。

甚至那些住着木房的富裕百姓说不定都会想要建一个砖房!

也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叶平发明遭遇瓶颈之后,让诸葛亮第一个研究的配方就是水泥的配方。

因为在他觉得所有可能弄出来的东西中,他觉得水泥最重要。

而且这事他也惦记好久了。

衣食住行作为生活的基本保障,住自然也是一大重要的点。

青砖制作成本高,制作复杂,不适合普通百姓用,所以叶平很早就曾经想过制造出红砖这个便宜货来供百姓使用。

但结果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个时代已经有红砖了。

只是红砖的颜色斑驳不一,建造起来的房子颜色不能统一,不好看,所以有钱的人又使用的起青砖,自然看不上红砖。

而普通的百姓使用的起红砖,但是糯米黏合剂却用不起。

这就导致红砖一直是一个鸡肋般的存在。

但从今天开始,有了水泥的出现,红砖也将展现他应有的风姿。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遮风挡雨才是最实在的,哪里还在意房子的外表好不好看。

更何况,有了水泥以后,在房子外表抹上一层水泥,也能解决颜色不一的问题。

话说!

叶平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他现在水泥都弄出来了,再把砖房给建了起来,水泥路也把各村都连接在一起。

而且之前也基本上把现代农村的农具给弄出来,种植方法也做了优化,与后世极为接近。

所以,他到时候去农村,会不会有一种回到现代的感觉?

毕竟除了没电以外,这样的农村好像已经和现代的农村没多大的差别了。

最好是再弄一个沼气池,作为晚上的灯光来源,这样晚上也会有灯光了。

他再骑着他心爱的自行车,骑行在田野之间的水泥路上,感受着清风吹拂脸庞,看着不远处闪烁的万家灯火。

.......

决定了。

下一个发明的东西,

是瓷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