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家里发生的事,徐氏不知道,她过了一把嘴瘾后总算是消了气。
她倒也没有胡说八道,她确实看到了杨氏的女儿去邹猎户家那边,而且还听到村里的孩子议论这件事,反正议论这件事的又不止她一个,她也没有点名道姓,谁能怪到她头上呢!
她还好心的提醒了大家要注意自家的孩子呢!
说不定还帮了不少蠢蠢欲动的孩子呢,这邹猎户是早年逃荒来的外来户,住在他们村子北边的山腰上,离得倒也不远,就是这人有些好吃懒做,年青的时候是个二流子,年纪大了就爱留宿花街柳巷的,没钱了就去山里打猎,以此为生。
这要是被他缠上了,岂不是要被毁了一辈子?
陈春生回家后和家里人说了县城的事,又听说了徐氏的所作所为,有些无语了。
这个儿媳一直都是个急性子,又有些小心眼,还记仇,虽然没有把人家惹急,但他还是要教育一下。
“以后可不能这样说了,免得让人以为你说的是他们家的姑娘,自己对号入座了呢!”
徐氏和玉兰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世界上有这样的人?
“爹,这世界上有这么蠢的人吗,那杨氏都知道不能接这锅,还能有人主动接的?”
玉兰疑惑了,这样的人该多蠢?
她觉得杨婶子已经是没脑子的那种人了,这还能有人比杨氏要蠢的?
“那可不是,可不是所有做爹娘的都巴不得自家孩子好,说不定就有谁家后娘巴不得前头的姑娘坏了名声呢!”
刘氏絮絮叨叨的教育自家闺女,又点了一下她的额头,没好气的说道,
“你现在知道自己命多好了吧,为了你们几个的婚事,这村里都不住了,你可要记得这是你大哥的功劳,不是他拿了钱回来,咱家还不知道要被那杨氏气多少回呢,说不定以后还有什么张氏,王氏来给你说这样的亲事。”
玉兰重重点头,拉着刘氏和她大嫂一起收拾着去县城的东西,陈春生去找了村长,说了他们也搬家的事。
“好,那你们有空也多回来看看地里的庄稼,凌云以后要是考中了秀才也要记得回来报喜和祭祖。”
老村长不舍的交代了一番,又让他转告陈大江,让他有空也常回村里看看。
次日,告别村长后陈春生带着一家人出发去了县城,一番寒暄热闹过后,刘氏开始跟着自己小儿子学做卤味,自己媳妇和女儿准备鸡鸭肉这些食材,陈大江和陈凌青则是挑水和购买食材和香料这些跑腿的和力气活。
在古代开个铺子倒是没有现代这么讲究非要弄个开业什么的,什么时候有东西卖,就什么时候开门就行了。
只要东西好就行了,第一天营业他们这个小店就爆满了,只因附近的人都被他们家这香味折磨了好几天了。
馋的他们这个要半斤,那个要三两的,就算是四文一两肉他们也要吃,这香味不吃等着馋死自己吗?
定做了专门装盖饭的大号白瓷碗,大到能装三四两米饭,这白米饭也分了新米和陈米两种,新米味道好一文钱一两米,陈米一文钱二两米,多吃多付。
一个人吃一顿最少都要十几文钱,这可把收银的刘氏忙坏了,还好有大圆跑来帮忙,不然被挤得钱都要掉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