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逛园子(2 / 2)

“他岁数不大,只懂一点皮毛拿来充当学问,名字先放着,一会再起。”

说着,进入石洞。

看到山中有树有花,一股清水,从花木中流到了石缝中。

再起两步,看到道路平坦,两边有楼,隐在山边树林间。

向下看去,看到小溪流过,上面有桥。

白玉栏杆,将一池水围住。

白石桥上有个亭子,贾政和诸人上了桥。

来到亭子里,靠着栏杆坐下。

问道:“各位,这里起什么名字?”

众人道:“当年欧阳公《醉翁亭记》记有这句:‘有亭翼然’。”

就起名‘翼然’。”

贾政笑道:“‘翼然’虽好,但这个亭子在水的上面。”

“名字应该加水,让我看,欧阳公有句‘泻出于两峰之间’。”

“他这个‘泻’字用的好。”

有一人道:“不错,用‘泻玉’二字极妙。”

贾政拈须细思,抬头看到宝玉在旁边。

便笑着让他取一个名字。

宝玉回道:“老爷刚才所说的。细一追究,当日欧阳公用用‘泻’字挺好。”

“但这道泉用‘泻’字不恰当。”

“何况这里是省亲别墅,用字当符合礼制,用这个字有些粗俗。”

“如果用个含蓄的词就最好了。”

贾政笑道:“各位听听。”

“刚才大家编新,他说不如旧,现在大家用旧,他说粗俗。”

“你给我说个词听听!”

宝玉道:“‘泻玉’不如‘沁芳’二字,这听起来是不是又新又雅!”

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众人夸赞宝玉才情不凡。

贾政道:“匾上起名容易。”

“你给我写出一副七言对联。”

宝玉站在厅上,四下看了看,灵机一动,想到了一副对子。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齐声叫好。

众人离开亭子向前走去。

看到山石花木,仔细观览。

忽然抬头看到前面刷了道粉墙。

里面几间房舍,几百支竹子将房子挡住。

众人齐夸:“这房子好!”

于是大家进入,见入门就是曲折游廊。

台阶下石子铺子一条小路,通向三间小房子。

里面床桌齐全。

从最里间屋出来又看到一个小门,出了门就是后院。

院内种着梨树和芭蕉树。

后院墙下,开了道缝,有一道沟渠,流入墙内。

绕着台阶到了前院,在竹子下面拐了弯流了出来。

贾政笑道:“这个地方房子还算普通,若是月夜能在窗下读书,也不白活一世。”

说完,看着宝玉,吓得宝玉赶紧低头。

众客急忙用话岔开。

忙问道:“这里的匾应该题四个字。”

贾政笑问:“哪四字?”

一个应道是“淇水遗风”。

贾政道:“俗。”

又一个是“睢园雅迹”。

贾政道:“也俗。”

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想一个出来。”

贾政道:“他自己没想出名字之前,就随便议论人家说出的好坏,是个没素质的。”

众客道:“议论的很好啊,也没说不对。”

贾政忙道:“别太惯着他了。”

命令他道:“今天就让你胡说八道。你先说个好坏,再想出个新名字。”

“刚才众人提出来的几个名字,能不能用在这里?”

宝玉说道:“似乎都不太好。”

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好了?”

宝玉道:“这是宫中人第一个休息的地方,必须称赞皇上。”

“若用四字的匾,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想新的。”

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作的?”

宝玉道:“这太古板了,不如用‘有凤来仪’四字。”

众人都哄然叫好。

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不过‘管窥蠡测’罢了!”

说道:“再题一联来。”

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贾政摇头说道:“也不是太好!”

说完,带着大家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