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哪怕到现在,孟书婉依旧确信,自己真的考上了大学。

77年的确是这十年间恢复的第一场高考,在此之前没有任何风声,知青们都被消磨掉了希望,丢掉了书本拿起了锄头。

可她不没有,大概是因为十五岁时痛失双亲,她在回到黄桥村后,一直用书本来麻痹自己,爷爷也支持她念书,还是坚定地告诉她,读书,才是她的出路。

所以在这四年时间里,她没有一天是放下书本的,而在回来之前,她也是军区大院内,同龄里学习最好的那一位。

在真的踏入考场,见到试卷的那一刻,她还松了口气,题目不难,都是她或多或少复习过的知识。

所以她在考完后,才能那么自信的把志愿全部填写到首都。

现在,她决定完成前世未完成的心愿。

找出那个小偷!

孟书婉按着记忆,坐上了公交车,倒了三趟车,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到达了清大。

清大的校门很宏伟,青砖砌成,涂着洁白的油质,漆黑的铁门敞开,来来往往的学子走过,每一位脸上都是神采飞扬。

孟书婉望了眼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心中是难以言喻的激动和向往。

此时正是报道的时候,除了学生外还有送行的家长。

孟书婉混入其中,进入了学校。

她的打扮并不显眼,这个时候穿着军大衣的人很多,重新把围巾围上,遮住了半张脸,慢慢走在校园内。

她感受着周围的一切气息,贪婪地呼吸着,这是她和妈妈共同的梦想。

孟书婉的妈妈就是一位知青,热爱书本,追求浪漫,在嫁给她父亲孟长征后,依旧不改自己的热爱,会随时随地看书,写随笔,也培养了孟书婉读书的习惯。

她曾不止一次想,要是爸爸妈妈还活着,或许妈妈会跟她一起考大学,爸爸会骄傲地送她们来上学,还会严肃的叮嘱她们要好好念书,而她和妈妈则会立下军令状,然后阳奉阴违,在校园里肆意玩耍,享受着这样温暖,自由的阳光。

“小婉。”

一声呼喊,将孟书婉拉回现实。

她猛地回头,可身后并没有记忆中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