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安排任务(上)(1 / 2)

这就是人的第一反应。

一个人是忠厚老实人,还是奸猾之人这下意识的反应就可以体现出来。

袁尚的确够奸猾,奸猾到第一时间就猜度出司马朗这么问的意图!

问袁尚是否婚配就代表曹操有联姻之意。说没有婚配代表袁尚同意联姻!

若是这时说已经婚配,无疑第一时间代表着一种“拒绝”!这可不符合冀州袁氏的利益。

司马朗走后,冀州智囊团依旧开会,许攸就袁尚的这个回答表示非常好:即便司马朗回到驿馆后打听袁尚的婚事,必然能打听到与中山郡甄氏的联姻,司马朗不会因袁尚的撒谎而不悦,相反会因为袁尚得到回答而感受到曹袁联盟的可能性!

袁尚作为婚配当事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经有婚约,但是依旧愿意表示对曹操联姻的兴趣,说明冀州袁氏乐意和曹操集团交好!

在政治和军事的层面上,婚姻完全不是男女情投意合的组合,而是诸侯与门阀世家之间的利益绑定!

袁绍也表示袁尚回答得很好,反应很迅捷,思维很敏捷。总之冀州集团的集体智慧倾向与曹操的联姻联盟。

第一,与曹操变为姻亲,以当下的格局,断不会出现曹操偷袭袁绍的情况,袁绍可以放开手脚攻打公孙瓒。

第二,袁术在中原声势滔天,联合吕布与孙策,曹操显得势单力孤,对抗中不免落于下风。袁绍不希望袁术一家独大,希望中原诸侯相互倾轧,彼此消耗,反倒成就袁绍之强大!

第三,多妻多福,多妻多子,多子多福,对于袁氏联合的姻亲越多越好!联盟之势力越来越大!对于袁尚本人更是妻妾成群,享有艳福。

接下来众人议论的则不单单是与曹操联姻之事,而是袁尚此行后带来的新局面。

袁尚正好也在这个时候验一验诸位谋士的态度。袁尚自己很清楚,这次出使,喜忧参半。尽管自己向袁绍汇报时说得绘声绘色,但是那是报喜不报忧的汇报方式。这次出使带来的新危机,袁尚是只字不提。袁绍不知道到底看透没看透,也不提袁术因为这次出使而分外壮大的事实。

对于袁尚而言,众人的议论,倾向自己的谋士应该粉饰自己带来的不利之处,反对自己的谋士应该揪住这个问题做文章,明哲保身的谋士应该装糊涂。

郭图已死,真正想说不利自己事情的人看看到底有谁?

那自然是袁谭派系的辛评辛毗了,袁尚走后,二人不断和袁谭书信往来,诉说袁尚对袁谭继承人身份的威胁。袁谭了解到袁尚有如此之能,心中十分忌惮袁尚,逐步开始了兄弟阋墙的戏码。他先是命令辛评辛毗从计谋智略上对抗袁尚,尽可能的拆台和给袁尚使绊子,之后也在偷偷的打听袁尚从淮南回来的路线,心中有安排人半路截杀的想法。

好在袁尚临时想去中山郡,压根行踪飘忽不定,袁谭的人始终没有搞清楚袁尚的路线,直到他进入邺城后,袁谭的人才后知后觉袁尚归来!

还有一人也指出袁尚出使带来的混乱局面,过分壮大了袁术!

这个人竟然是袁尚器重的沮授!

沮授为人忠直,他只是作为袁绍的臣子,把自己所想所虑讲出来,让自己的主公对局面有清醒的认识。因此他也不顾指责袁尚,而指出这次出使的不利一面。

对于这个情况,一下子冒出来三位谋士指责袁尚出使不利。这让袁尚有些措手不及,袁绍也深感意外!

辛评辛毗显然有备而来,应该是袁谭指使。

沮授嘛,则让袁尚很无语也很无奈!

到底忠臣是好还是不好呢?

一旁瘸腿的许攸却明哲保身一言不发,一句不利于自己的话也不说。荀谌更是据理力争的和其他三位谋士争辩。

沮授的忠直和高尚的为人,对此时的袁尚竟然起了反向效果,偏偏许攸这种小人却没有伤害自己。

这怎么说?

袁尚的遮羞布已经揭开,倒也让他清醒的认识到,所谓的忠臣佞臣,所谓的君子小人,都是相对而言。不利自己的忠臣和君子,反倒是祸害;有利于自己的佞臣和小人,反倒是福星!

许攸见袁尚被批评指责,而且主导的是沮授,他素来和田丰沮授不和,因此最后争论之时许攸还是站在袁尚这边辩论沮授!当然是为了许攸自己的私心,可是却让局面平衡起来。

袁绍也不至于完全倒向批评袁尚的方向!

最后还是得自己的嫡系荀谌站出来,打了感情牌,讲袁尚在淮南如何维护主公尊严,如何为冀州殚精竭虑,如何殊死搏杀逃回河北,这才让袁绍被感动,最终给袁尚定下八分功两分过的评定。因此最终答应封赏袁尚,以及袁尚保举官员武将的大方向不变。不过额外的赏赐也没有更多。

这都是沮授,辛评,辛毗三人的异议和批评导致的!

袁绍当众依旧给予了之前允诺的安阳大营的军事指挥权,并封关宁为袁尚的书记官,关平和廖化为校尉,周仓为护卫统领。这些都是之前袁尚在书房中奏请袁绍时二人商定的。

荀谌和张合也都由暂行主簿之职务的沮授给记下功劳,并有赏赐的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