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龃龉沮授(2 / 2)

袁尚闻言后便起了杀心!

这算什么?!

这不就是沮授劝说袁尚放弃夺嫡,退出竞争,哪怕自己有才干也要顾全大局,防止出现兄弟相争的局面?

袁尚一旦退出,袁谭就没有竞争者了呗,自然而然的就是袁氏的继承人了呗?

若是如此,袁尚还穿越过来干嘛?就为了让出地位和权力,让袁谭上位?

少他妈拿道德绑架自己!什么狗屁“夫家族兴旺有赖长子,他子以庸碌为贤,若有才干反为不贤!”,女子无才便是德,改为了非嫡长子无才便是德了呗?

沮授明显是在自己走后接受了袁谭的笼络,沮授既明确袁尚得到才华,又想袁尚放弃夺嫡和手中的权力。这已经不是就某件事意见不合,批评指责的事情了。而是立场问题,站队问题了!

而且沮授不但要劝自己隐退,还要向袁绍提出这种建议,削弱自己和袁熙的权势,之后加强袁谭的实力,防止出现今后三兄弟争权的事情。

不论这个事情沮授说得对不对,他都触犯了袁尚的底线!

袁尚想夺嫡就得勾心斗角的打压袁谭和袁熙,尤其是袁谭!哪怕袁尚自己成为一个大恶人,大坏人,他也必须这么做!不然呢?袁尚退出历史舞台?(就算袁尚想,作者也不能这么办啊,那小说直接完结了)把主角换成袁谭?)

沮授的一番话是道德绑架,是杀人诛心!

而背后的袁谭利用他长子的身份和对沮授性格的了解,知道用道德制高点去劝说沮授反对袁尚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此时的袁尚不怒反笑,他对沮授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于是便告别,而心中已经下决心执行许攸的下三滥计谋了。沮授的确该被清洗了!

夜宴,袁尚在河东刘氏的府邸与颜良文丑二将相见。二将见到袁尚都十分欢喜,正巧刘樊把今日主公袁绍的召见时说的话告诉诸位。袁绍即将给二将与河东刘氏赐婚,订婚仪式就在三日后进行,婚礼则安排在征讨公孙瓒之后进行。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代表袁绍支持这次的联姻,颜良文丑二将和刘樊都把这个好事记在了袁尚头上。因为袁尚回来后曾力劝袁绍,这些话第一次见刘樊时袁尚就说过。

这么一来,二将的婚事算是彻底定下了。

酒宴之间,袁尚问起颜良文丑练兵之事,他走的这近两个月时间,冀州练兵如何?

说到军事方面,二将十分自信,近期练兵效果甚佳,军士们从战斗技巧,到体力体能,再到士气和军纪,都已经日臻完善。接下来只需带兵去北方拉练,随时可投入战争。尤其是这几年袁绍组建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有三万人马之众,战斗力颇强,这次转战幽州,大多是平原地区,骑兵的威力可以完全凸显出来!二将都十分期待这支骑兵的作战。

袁尚问起二将的军事安排,因为当夜在场的都是袁氏集团的核心圈层,所以颜良文丑也没有隐瞒。袁绍打算一月内就发兵北伐,这都是袁尚的功劳,他出使淮南后,袁术即将称帝的消息铺天盖地的传来,中原即将大乱,冀州集团的战机也即将到来!

颜良文丑倒是十分肯定袁尚此行的功绩,至于袁术和吕布孙策的联盟,二将头脑相对简单,加上猛将对自身武力的自信,完全不把这个联盟放在心上!

袁尚见状正好装作委屈的模样,说自己明明出使淮南有功,结果被沮授、辛毗辛评一顿批评指责,尤其是沮授。

二将闻言,加上喝了点酒,立刻破口大骂沮授。刘樊待二将骂完,也传递给袁尚消息,好像听说沮授曾私下和袁谭书信保持往来。这两个月袁尚不在,袁谭的手下在冀州城中不断运作。明显是怕袁尚把风头都抢了去。

袁尚见二将为自己抱不平,便吩咐二将在袁绍面前多多讲这次出使淮南的功绩,给大军夏季攻打幽州的战机。而不是拖到严寒的冬季。

二将也不傻,行军打仗的都晓得冬季发动战争最是消耗兵力和粮草的,包括一切补给,从御寒之物到食物药物,都比在夏季多一倍!光棉衣就要准备十万多件,这可都是钱啊!总不能让军士们穿着单衣过北方的寒冬吧?

所以袁尚早早促成袁术称帝实际上把军需消耗降低了很多很多。

二将说他们在订婚后会先起大军去冀州幽州两方交接处练兵和适应当地地形。主公会在之后的一个月内赶到,之后便是寻找战机作战了!

袁尚意识到会有一个二将在北方作为军事主管的“真空期”!于是袁尚便要求颜良文丑主动请沮授去做他们的军师,之后找一个机会陷害沮授一把,把状告到父帅那边,自然有许攸和荀谌会配合他们的。目的就是把沮授打入大牢,即便不能成功,也要把他彻底边缘化!让他失去袁绍的信任!

二将倒也实诚,他们答应袁尚,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坑害沮授。袁尚便提醒,军粮和银钱的贪墨,军事消息的泄露,沮授计策的不执行之后反过来埋怨他计策全被对方识破(馊主意滥计谋),这些弄上个两三条,只要能告到父帅那里,自然有人会添油加醋的煽风点火。

二将一点即透,作为先锋大将和副将,给沮授简简单单下个套,不难。何况告到主公那,还有三公子和其他谋士帮腔,沮授肯定要受不白之冤屈的。

谁让这厮得罪了三公子袁尚呢?

要知道二将对袁尚牵线搭桥的感激之情,还有对这利益的绑定依赖都十分之高,而且二将也不傻,知道袁绍将来肯定要立世子继承人的,袁尚能当继承人比其他公子当继承人对二人更加有利!

因此觥筹交错间,酒宴欢愉时,沮授的坑就被挖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