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千古才女(1 / 2)

吾以力镇三国 拾一 2056 字 4个月前

陕县。

这座城池不算是规模很大,但是地理位置很重要,这里本来就是黄河枢纽,也是属于弘农重镇,更是关中的门户,破函谷关可以,破绳池可以,但是破了陕县,就直入关中了。

这座县城有重兵把守,甚至是各方兵力都有,牛辅,段煨,董越三大将领都驻扎了部分兵力在这里。

武威营就不入城了,驻扎城外,免得引起误会,毕竟李桓是要只是打下去,打出自己的威势,可不是要挑起矛盾战乱,陕县这里是没有主将的,打了也没有结果。

但是李桓和胡轸入城了,一个是补充一下后勤食材,手中还有些财帛,可以换一些新鲜的果蔬肉类的东西,改善一下伙食,另外一个就是打听一下消息。

李桓进入陕县的第一感觉。

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陕县往东,在战乱的覆盖之下,哪怕是谷城这样的大县,那都是十室九空的,陕县往北,河东之地,也是战乱之地,看得到的都是荒芜,一片的荒芜,城池冷寂,而城外乡镇更是千里无鸡鸣,有时候走了上百里,都找不到曾经的村庄出来了。

但是陕县,这里显得热闹。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人,生活是有热情的,他们仿佛并没有受到战乱带来的影响,街道上,人满为患,小贩的吆喝声,读书人谈天论地的声音……

这一瞬间,都让李桓觉得,自己不是来了一个乱世,而是盛世江南。

“兄长,这陕县为何能独善其身啊?”李桓有些不明白。

“因为弘农有杨氏!”

胡轸叹气,幽幽的说道:“在关东,我们能纵兵为贼,掠夺无数,但是进了关中,我们必须要收敛,关中世家虽不敌我们西凉重兵,但是掌控了粮草,我们想要生存,也得妥协,弘农杨氏乃是关中第一世家,在这里,即使太师都要给他们几分薄面,当然,之所以不掠弘农,这里面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他解析说道:“我大军过境,哪怕天王老子都得刮下一层皮来了,弘农之所以太平,那是因为弘农世家在杨氏的带领之下,给我们凑集五十万石的粮草,这是买路钱,给了买路钱,我们要是再纵兵劫城,那就显得没有诚信了,西凉可以凶恶,但是不能失信于人……”

“明白了!”李桓苦笑:“这弘农的世家门阀做了一笔好生意啊,五十万石的粮草,太师都不能免俗了,交好了太师,又得了民心,弘农百姓不会感激太师,反而会感激他们,因为太师声名狼藉,而他们却有一个好名声,弘农不受兵乱之苦,自是他们的功劳,然而羊毛始终还是出在羊身上的,这五十万石粮草,不会是这些弘农世家出的,而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增加赋税,摊薄在每一个弘农百姓的头上的……”

“主公这一句,羊毛始终出在羊身上,甚为经典啊!”胡轸略有感触:“都说我们西凉军欺压百姓,可我们都是做在明面上的事情,这些世家门阀,才是真正的阴狠啊!”

“可既是如此,恐怕这些百姓,依旧非常感激这些世家门阀,有对比就有伤害!”李桓摇摇头,说道:“咱们的确做的差了,单单一条,纵兵为贼,劫掠百姓,就天理不容了,怎么还会让百姓尊敬,不过只是迫于生存压力之下的低头,等到有一天,生存不下去了,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反我们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我们西凉想要立足,若不强势,恐怕早就被赶出军中了,将士们苦寒,进了这中原福地,难道还要过这苦寒之地!”胡轸想了想,有些苦笑:“太师未必是对的,但是有些事也没做错,他不纵兵,第一个背叛他的是西凉!”

“道理对了,一切才是对的,所有的困境都不是营造杀孽的理由,将心比心,有人屠了西凉,我们还能笑嘻嘻的对它们臣服吗,要是这样,恐怕我们麾下部将,他们第一时间就会反了!”

李桓叹气:“太师做错了!”

“我知道他错了,我以为他错的不过只是大义,毒杀少帝,夜宿龙床,肆无忌惮,为文武百官所恶,为天下所憎恨……”胡轸沉声的说道。

“我倒是觉得,他这样做没错,他只是两头不到岸,得罪了满朝文武,甚至杀少帝,宿龙床,都是小节,可他屠了袁氏满门,丢了世家支持,又纵兵劫掠雒阳,死伤无数,失了民心,上靠不住,下撑不住,这就失了立足的根本!”李桓的看法不一样,他分析过局势,虽然不算是很准确的那种,但是有历史背书,他的上帝视角可是非常明显的,所以看到的,分析的,更加的深入一些:“他现在越是强势,后面遭遇的反弹就越是可怕,甚至会到一个众叛亲离的地步!”

“难道我们西凉,就当真难成大事?”胡轸有些不甘心,进了中原,谁又愿意再被赶回去。

“能不能成事尚且不好说,但是不同心,倒是事实了!”李桓叹气:“刚刚得到长安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李傕郭汜与太师闹变扭了,从长安灞水大营负气出走,一个驻扎在冯翊,一个驻扎在扶风,岿然不动的,大有拥兵自重的想法……”

“他们怎敢如此大胆?”

胡轸瞪眼。

“估计是长安那边的事情,刺激到他们了,太师可能处理的不太好,嫌隙已生啊!”李桓揉着太阳穴,有些苦恼,这还没有回到长安,长安就成了一个火药桶了,一点就爆的那种。

“若是李稚然和太师生了嫌隙,那你的日子可就难过了!”胡轸突然说道:“太师还会不会接纳你啊?”

“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桓也没有信心。

在陕县郊外待了两日,补充了不少后勤,才继续西行,他们这样一走,倒是让很多人安心了,包括陕县县令,也包括弘农郡守,甚至弘农世家门阀……

三日行军,进入了郑县地界。

那就进入了京兆尹的地界了。

长安,已经近在咫尺了。

可越是靠近长安,行军速度越是开始放慢起来了。

这一日,他们临时在官道旁边扎营休息。

营中,李桓正在捧着一本书,仔细的看,这不是兵书,而是论语,入乡随俗,想要融入这个世界,还得有学识才行,这个世界的知识主流,还得是儒学,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就是世界的主流,而把握儒学文献的家族,渐渐的就成为了世家门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