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慷慨的夏人(2 / 2)

“辽军二万多,其北面应该还有一部分草原部族与其联结为助力。

朔州夏军主帅李良辅,将兵三万多,宋国府州以北,夏主李乾顺亲自率军,兵力大约同样是三万,这是宋人那边送来的军报。”

宋人只敢找借口阻挠刘陵班师回燕地,但明面上还是保持着相当良好的关系。

刘陵派人把他在西夏贺兰山勒石记功的事汇报了过去,从童贯到刘延庆都有官面上的书信和公文“表彰”,而且据说正在千里加急往京城传递。

这,是彰显大宋官家“文治武功”的绝佳佐证。

若是刘陵这次被堵死在北面,宋国这边肯定舍得给他追封郡王。

“宋国的援军呢?”

“一兵未至,匹马不出。还有.”那名幕僚沉声道:“府州知州遣使者求援。”

连同韩世忠在内,帅帐里顿时哄笑起来,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大家都认同自己是燕地人,然后是镇远军的人,也是刘大帅的人。

“报!”

外面响起喊声,刘陵微微颔首,一名幕僚掀起帘子,对外面喊道:“报来。”

一名校尉快步走进来,对着刘陵躬身施礼,道:

“百里加急,府州急报。”

“念。”

“夏主李乾顺骑马在府州城外巡视,被宋人以弓弩射中,如今重伤,军心大乱。”

刘陵舔了舔嘴唇,问道:“你们刚才说,夏主有多少兵马?”

“三万多。”

刘陵默默算了算,立刻道:

“派使者去夏军军中,跟他们说夏国已立耶律太后,把太后的手书给他们看。告诉他们,若是愿意归降,我可以犒赏三军,重赏其将领,为其请官爵,反正随口许诺就行了。

还要跟他们说,若是不降,他们国家‘平叛’的兵马已经出发,到时候他们不仅得死,还会被他们的朝廷宣布为叛逆。”

“喏。”

刘陵点点头,那名幕僚立刻离开。他坐在主位上,再度跟众人商量了一会儿,决定先把这支三万人的夏军吃下来。

夏主亲自率领的兵马肯定不是夏国境内那种“乞丐”一样的军队。

刘陵进入兴庆府时,从那边找到了明确的出兵簿册记录,夏国的擒生军和鹞子军应该都在夏主军中,那可是大量的骑兵和重骑兵,是夏国真正的精锐所在。

西夏有的是产马地,又连同西域,本身军中或许缺甲胄军械,但上等的战马绝对不缺。

或者说,那是夏主的心腹军队,他们军中是绝对不缺战马的,因为就连金人都会从西夏那边购置战马,足可见其数量。

夏主若死了.那他们、它们,该归谁?

想到这里,

他的呼吸忍不住粗重起来。

历代中原王朝的骑兵配置,正常都是一人一骑,最好的一般就是以唐朝为准,一人两马,而唐边境将领,诸如安禄山等人,是可以超额配置骑兵的,但也最多就是一匹战马两匹军马的配置,骑兵身着重甲。

唐朝安西军高仙芝可以做到“步兵皆有私马相随”,超过一般唐军一伙(十人)六匹驮马的规格,但绝对不会给手下骑兵配备两匹以上的战马。

战马和军马不是同一种用马,后者更多的的还是驮马,刘陵从西夏一趟回来,军中马匹牲口极多,给军队中的骑兵配备一人双马,确保骑兵皆有一匹战马,已经是极高的配置。

至于说北宋,全国境内,挂着骑兵名头的军队统计起来约有二十二万人出头,这个数目是较为稳定的。到仁宗年间,某次统计军马数量为十万匹,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正军的骑兵两个人轮不到一匹马。

到了如今的赵官家手里,马政更为腐朽,战马的数量极少。

对手辽国、金国、西夏的骑兵,才能做到一人多马的配置,辽国正军骑兵的标准是一人三马,金国是一兵两马。

至于说后世元朝清朝,一个是集全国之力,清朝是征伐过草原准葛尔,获得了大量马匹,但也只有最巅峰的时候才会做到一人五六匹马,而且这样配置的骑兵反而不会配备重甲,与历代中原王朝的传统骑兵用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