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日本人民连续发起二十三次规模巨大的正义斗争,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许多知识分子离开了书斋。
站在人民斗争的前列,要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更多的人民走上街头……”
近藤直子激动的陈述着她年轻时的经历,心潮澎湃之余,她打开这次带来的礼物。
一本题作《日本人民站起来了》的画册,里面充满了日本热血民众们奋勇抗争的场面。
让林朝阳这个中国人看到后都忍不住有些热血上涌。
真他娘的带劲!
这才叫文化输出啊!
“可惜啊,我们终究没有斗得过美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狗。”
说到最后,近藤直子不禁黯然垂泪,林朝阳和洪子成听着也十分唏嘘。
林朝阳见近藤直子情绪低落,便转换了话题,询问起了她这次来中国的感受和见闻,聊了一会儿,气氛重新愉快起来。
然后几人又聊到了近藤直子为《闯关东》所写的那篇介绍性研究文章,这篇文章是近藤直子在阅读《闯关东》后所写的,她为此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文章发表后在日本汉学界也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林桑这部《闯关东》格局恢宏大气,极具史诗气度,不仅是在中国文坛,放眼亚洲也是第一等的作品。”
近藤直子对《闯关东》的推崇与喜爱是毫不掩饰的,言辞之夸张比国内许多评论家的笔锋更加露骨。
林朝阳客套一番,又与她聊了聊小说创作的细节后,近藤直子突然说道:
“林桑,像《闯关东》应该让更多的读者看见,我有个不情之请。”
“近藤女士不妨直说。”
“我想取得您的授权,与日本国内的出版社合作,将您的这部小说发行到日本去。”
说到这里,近藤直子低下头,态度诚恳。
作家在日本社会的地位一向是非常高的,近藤直子对于林朝阳推崇备至,因此态度格外恭谨。
“这……”林朝阳犹豫了一下,问道:“近藤女士,我和我的作品在日本没什么知名度,出版的事恐怕没那么好做吧?”
近藤直子抬起头,回答道:“我可以先将您的小说翻译出来,然后联络日本的出版社。唯一遗憾的是我的汉学水平还是不够出众,恐怕翻译不出您原著的精髓。”
听着近藤直子的话,林朝阳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人家这属于自带干粮闹*命,自己要是不同意就显得太不近人情了。
“能有近藤女士的帮助,我自然是高兴的,就怕给你添麻烦。”
“您千万不要客气。如果真的能把《闯关东》引入日本国内,这将是我的无上光荣。”
林朝阳算是被近藤直子这种恭谨谦卑的态度给拿捏了,他感觉自己都快被人给供起来了。
主要是人家真是无偿做贡献,在没有确定出版社之前,先把《闯关东》这样一部六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翻译出来,没有一年半载是完不成这么巨量的工作的。
如果不是真的喜爱到无以复加,谁会干这种傻事?
且不说这件事本身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万一到时候没有出版社相中这部小说,那这么长时间的辛苦可就付诸东流了。
别说是林朝阳了,连陶玉书和洪子成听完都深受感动。
在近藤直子离开之前,陶玉书拉着林朝阳到一旁,说道:“近藤女士这么尽心尽力的帮忙,别管事情能不能成,我们也得有所表示才行。”
林朝阳点头,他也有这个想法,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送点什么好。
人家不是奔着钱才要帮助引进林朝阳的作品到日本去,礼物送的不好,反而把这事变得功利了。
陶玉书说道:“不如就把《闯关东》的手稿送给她吧。”
林朝阳的诸多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寄给编辑部的都是誊抄的版本,真正的手稿他都留在了自己手里。
闻言,林朝阳思虑了几秒。
手稿这东西对于作家本人和喜爱作品的读者而言,当然是珍贵的。但你要说它价值有多少,倒也谈不上。
关键是送这种东西,既体现了林朝阳的诚意,又成全了近藤直子对这部小说的喜爱,想必她一定会喜欢的。
“这样也好。”
夫妻俩商量过后,陶玉书去了书房取了手稿出来。
六十余万字的书稿记录在五百格稿纸上,厚厚的一摞用线装的方式装帧了起来,看起来有些简陋,却充满了厚重感。
“今天很开心能够与近藤女士见面,感谢您对《闯关东》的厚爱。
翻译《闯关东》恐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里是小说手稿,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听着林朝阳的话,近藤直子满脸惊讶。
她看着林朝阳手中的手稿,神色万分激动,突然一个九十度鞠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林朝阳不会日语,不过这句话他能听明白,“阿里嘎多古德姨妈死”,就是“谢谢”嘛!
“近藤女士客气了!”他说着将手稿递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