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问答一(1 / 2)

大唐逆行者 红迭 1720 字 3个月前

我们三人是大虫吗?

把你吓成那样!至于嘛!

“李代,转过身来,成什么样子,忘了礼仪了吗?”

李福不是忘了,而是根本不知道。

背向长辈,是为大不敬之举。

长辈训话时,要面向长辈。

晚辈向长辈告辞,要先倒退数步,接近门槛时,才可转身离去。

李福哪熟悉这些啊!

没说出“你瞅啥?”

经典三字经,就很给三人面子了。

李世民发话了,那就转过来呗。

鞠躬行礼,规规矩矩,不敢再错。

既然大家都注意到李福了,李世民顺嘴说道:

“刚才的话你都听到了,过来,说说你的看法。”

我能有什么看法,罗艺我又不熟。

这不是让盲人摸象——白费劲吗?

李世民让李福发表观点,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啊!

难道面前的小王爷,要崛起了吗?

程咬金心想。

以后,要不要多亲近亲近呢?

长孙无忌也在想。

要不干脆就认了这个外甥?

我长孙无忌当他舅舅,也是当得的!

李福轻咬下唇,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

说什么呢?

说罗艺是李世民登基之后,第一个高举造反大旗的人?

还是说,罗艺在逃往突厥的路上,被他手下剁了人头?

这些都不能说啊!

估摸着耽误的时间差不多了。

李福才勉为其难似的说道:

“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出自元【增广贤文】)”

至理名言,流传千古!

三人心惊!

这是一个六七岁孩子应该说的话?

这也太可怕了!

这得经历多少欺骗,才能总结得出来啊!

秦王府是龙潭虎穴吗?

这么可怕。

真难以想象,这孩子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李世民被两个老匹夫的眼光伤到了。

本王是那样的人吗?

本王王府的人都是善良忠诚的,好不好?

有心解释,不干他的事。

鬼才知道这小子,在逃难的路上,经历怎么这么丰富。

丰富到都能总结,流芳百世的名言警句了。

李世民虽然有些郁闷,可看到长孙二人,张大了嘴巴吃惊的样子。

内心又一阵窃喜。

难得啊!

上次见他们嘴巴大张时的样子,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本王都不记得了。

“说具体点,没让你卖弄文采!”

瞧瞧,便宜爹当得多便宜。

再瞧瞧便宜爹,那得意洋洋的样子。

这要不是在屋子里,李福估计李世民,都得起飞!

讨了便宜卖乖。

我又不是你儿子。

李福如是想着。

要是真的就好了,可惜不是。

李福听李世民又出言询问。

不由得倍感郁闷。

又让我说,这次说什么呢?

不好糊弄啊!

李福很头疼,这次是真的头疼了。

算了,就当一场会议总结吧!

“父王说,罗艺此人打仗有勇有谋,行事张狂,此人必是自信自大之人。”

“长孙舅舅说,此人鲁莽,行小人之事,此人必是无情无义之人。”

“程叔叔说,他一定记得,得罪父王的事,从而心存疑惧,此人怕是心胸狭隘,胆小怕事之人。”

“过往张狂,都是假象,不敢直面过去,勇于悔过的人,非真男人,假勇士也!”

“一个自大张狂、无情负义、心胸狭隘之人,不值得父王与各位大人费心!”

“说得好!”

程咬金一听完,就按捺不住喝起彩来。

“不错,不错,当真不值得费心,他要敢反,俺两斧子劈了他!”

李福听了程咬金的话,却不感冒。

罗艺的罗家枪法,传承自蜀汉姜维一脉。

五虎断魂枪,十式一百零八招,环环相扣,招招要命。

就你那三招半的斧子,劈不到人,就剩下挨扎了。

李福“嘿嘿”一笑,憨憨的道:“程叔威武!”

“哈哈......”

一句话,逗笑了屋里的人。

行了,笑也笑了,事也聊完了,该散就都散了吧!

......

李福跟着李君羡身后,一路上走马观花。

小花园不大,假山也小的可怜,几十步就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