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舅兄和棉花(1 / 2)

李恪看到大舅哥是惊呆的,看到大舅哥一家子……

杨虞对李恪拱拱手道:“妹夫,我来投奔你了。”

李恪叹了一声,看看杨虞这寥寥几个人,有点无语地道:“大舅兄,你就这么点人?”

杨虞一摊手很是无奈道:“抱歉,大舅兄连爹娘都没劝动。”

很显然,岳父岳母都不看好李恪。

李恪点点头了然,不过,对于杨虞的投奔,李恪还是很欢迎的。杨虞的才干不算很高,但是吧,但做点儿有关内政的规划还是合格的。至于杨虞会不会背叛自己,李恪表示,当在吴王这里尝到了甜头后,杨虞要是背叛就是脑子抽了。

杨虞也很快接受自己成为了李恪的幕僚,然后,杨虞就看到了一堆让他心惊肉跳的东西。

大唐现在兵制是府兵制,对应的赋税制度是租庸调制度。

李恪掌管的这八州可不一样,李恪管的这八州,表面是和朝廷一致的租庸调,但实际上是另一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李恪掌管的州县是有两套户籍田册,一套租庸调糊弄长安,另一套才是李恪管的八州真正实行的。

首先,李恪管的八州的田地也不禁止自由买卖,但是,你能买地的前提是,你出的钱能比李恪出的价格高。到现在为止,八州土地的有六成在吴王府名下。

拥有如此庞大的田地,李恪却不是采用佃户制度,而是屯营法。简单来说就是,雇人种田,李恪的雇人种田还和外面的长短工不一样。那就是,李恪给雇工发农具发种子甚至连房子老婆都发。

当然,进入屯营的代价就是,你终身不能出屯营。而且,屯营也有军事化训练。

在杨虞看来,李恪的这种屯营,是将边军的屯垦那一套给搬过来再改良了一下就推行了下去。屯营的主要改良就是,一是教化,屯营的教书先生是免费教书的;第二就是赋税,入了屯营,你所承担的赋税就由屯营承担,你不用自己去缴纳了;三是医疗保障,没错,在屯营生病了,看病的费用也是屯营出的。

杨虞看了屯营感觉很不可思议,但看了屯营的支出和收入的账册后,杨虞是麻爪的。

屯营里的人,许多的出身都是流民、逃民和奴隶,李恪的终身不能出屯营只是他们的身契不能出屯营,其余的并不限制。而且,屯营里虽然种田出产的粮食不归自己,但屯营每月发的钱粮不仅能让自己吃饱,还能积攒出一笔小钱。更重要的是,屯营的奖励制度,做得越多越好,奖励也就越好。

杨虞看着账册,八州屯营上面拥有的人丁勉强相当河北两个州的人口。可是出产的粮食绢布折合一下,却能抵得上河北六个上州的赋税收入。要知道,李恪掌管的八州,除了杭州勉强算上州外,其余七州到现在都是下州。

李恪对此也是耸肩摊手,这个时候的百姓是真的淳朴,你对他们好一点,他们是真的掏心掏肺对你。李恪弄来占城稻,能被人尊为吴王稻,在齐州修点水利,被齐州百姓念到了现在。而在这八州的屯营,让百姓们只管一心做工,其余都不用操心,八州百姓那种田打渔那是真的都下死气力。

李恪府里几个管农业的幕僚,一到了收获时节最头疼的就是称重。因为那些屯营为了争夺第一,连锱铢的重量都极为计较。毕竟,李恪对第一名的奖励太丰厚了。得第一的屯营,人人奖绢一匹,钱三贯。要知道,不是屯营的杭州百姓,每月的收入能到八百钱就不错了。

不要以为杭州百姓八百钱收入很低,在李恪没来的时候,杭州百姓每月能挣到三百钱,就很不错了。李恪估计,等将华亭县港口彻底搞好,杭州百姓月入破千的问题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