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官吏晋升制度(1)(1 / 2)

大汉西域王 刘龑 1345 字 1个月前

秦国继承的大汉官员晋升制度与现行的学院制严重不符,汉朝对官吏的晋升主要考量的项目为“四科”,卫宏所着《汉旧仪》记载此四科为:

1、德行高妙,志节清白

2、学通修行,经中博士

3、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

4、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关于文职官吏的晋升,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察举制、辟除制和功次制。

首先来看察举制。察举制又分为岁举和特举两种形式。岁举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在汉代,察举者和察举对象都有明确的规定。察举的科目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孝廉。孝廉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而廉则是对为官治民品行的要求。因此,孝廉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通过察举后的人员大多会担任郎官或县长吏等职务,并有可能升迁至尚书、侍中等职位,甚至有些能官至三公九卿。孝廉的察举由郡国长官负责,名额最初按照郡国来分配。

第二种是察廉。这一科目主要适用于现任官吏。对于普通官吏来说,廉洁是为官治民最为重要的品质。

根据尹湾汉简《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的记载,东海郡所辖的139名县级官吏中,有15人是以廉迁的身份晋升的,而只有1人是以孝廉迁的身份晋升的。廉吏通常由其所在的行政机关长官举荐,被察举后一般会升任为地方长官。

第三种是茂才。这里所说的茂才,指的是具有特殊才能的人。

茂才科中有一些专门针对现任官吏的特别推举项目。其中一个项目叫做尤异,这意味着这些官吏在政绩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

对于文职官吏来说,他们需要做到“治行第一”。《汉书·赵广汉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担任阳翟令期间,因为治行尤异,被升迁为京辅都尉。”

另一种特殊才能则是能治剧,也就是擅长处理政务繁忙、难以管理的县份。这类人才通常会被任命为太守或县令。

《文献通考·选举考》中的“辟除”一节提到:“在东汉时期,无论是通过选举还是辟除,都有可能进入仕途。通过乡举里选,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晋升的方式,属于选举途径;而由中央和地方的高级长官直接选拔任用官员,作为其所属官署的下属,然后经过举荐和察举后升入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职,则属于辟除途径。”

辟除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可以分为公府辟除和州郡辟除两种类型。

公府辟除是指中央三公九卿等高级官员自行选拔下属的制度。其中,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大将军拥有较大的辟除权力。这些高级官员可以从民间挑选有才能的人,任命他们为公府椽属,参与政府事务的处理。

例如,《汉书·孙宝传》中记载了孙宝因为精通经学而被御史大夫张忠辟为属官,并希望他能传授经学知识给张忠的儿子。

州郡辟除则是指地方郡守和刺史自行选拔下属的制度。根据《隶释·君神祠碑》的记载,州级官员会举行辟召仪式,被辟召者需要前来辞别,根据职位的不同,待遇也有所差别。

郡守所辟召的人通常担任郡吏,而刺史所辟召的人则可能担任从事等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这些被辟召的人都有晋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