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1)

雷鸣过后,只是暴雨声。

黑暗中,林震南低声道:“你……你不可练这剑法……林家不能绝了后。”他颤抖着双手,将袈裟胡乱卷在手中,却忽被林平之按住了。

林平之道:“爹爹,我得将剑谱记得,往衡山去诵给她听。”

林震南满手冷汗,却听儿子续道:“我不会练的……不到万不得已……今日祭拜了先祖,我便立时启程往衡山去了……或许,或许我这回离开,能成就一番武功。可如若不成……如若不成……”

二人相对无言,半晌重新点起蜡烛,一起将剑谱牢牢记在心中,各自回房间去歇息。林震南一夜睁眼未眠,第二日大清早便披衣往院中练剑,不时往儿子所在厢房那头看。待天光大亮,万物澈照的时候,终于张口叫道:“平儿,还不起么?出来和爹一起练剑,这是每日不得怠慢的功夫!”

厢房中寂静无声。

林震南心中害怕,忙又唤道:“平儿!”话音未落,林平之忽地吱呀一声,推开了房门。

晨光投到他年轻的面庞和身躯上,林震南仔细瞧去,见他衣着整洁、行动自如,但脸色却白的透明,浑不像活人,倒更似一缕要随积夜雨水散去的幽灵。

林平之瞧向父亲,勉强绽了绽唇角,“爹爹,我没有事。”

林震南放下心来,却长叹了一口气。

待恭敬拜过先祖,不等法事做完,林平之便牵了双马,扮作小厮模样,提个蓝皮包袱自侧门出了镖局,而此时此刻,衡山县城内雨过天青,艳阳高照,约莫午时左右,打东门外驰进一队车马,十余匹黄骠马上各驮着一个麻衣红带、佩刀带剑的骑士,当间簇拥着一抬黑顶四角的青呢大轿,正是曾九携众到了。

一行人吹拉敲打,招展旌旗,径直城中刘正风宅邸而去。待到近处,却听刘家门口亦是鼓乐大作,人声鼎沸,曾九掀帘一看,只见刘家门口宾客如云,四下几名穿了鲜艳新裳的弟子不停与来人拱手作揖、唱名接待,忙得脚不沾地,而她这一行车马缓缓挪移,几乎堵在人堆里动弹不得。

申不俊见到帘动,忙凑近问:“姥姥,这等人没有眼力见儿,要不要小人上前驱赶,清出一条道来?”

第58章

申不俊见到帘动,忙凑近问:“姥姥,这等人没有眼力见儿,要不要小人上前驱赶,清出一条道来?”

说是驱赶,无非是拳脚相加、刀剑相向,将挡路的尽都打服了而已。曾九不大喜欢,道:“打起来乌糟糟的,多厌烦人。会有人招待咱们,且等会儿。”

说话间,郝斐水打马靠近前来,闻声笑道:“明王稍待,且看弟兄们的手段。”应他指挥,不多时曾九轿前这套吹拉弹唱的班子登时换了个曲目,弦乐高亢激烈,金鼓震声大作,一时竟将整条街的喧闹声尽都压住了,往来行人无不捂耳侧目,纷纷避让。

曾九看得乐不可支,便见门口刘家的两名弟子急趋而来,客气作揖道:“敢问贵客是来刘家赴宴的么?”

申不俊体察曾九心意,当先一步,替她出面答对:“正是。”

左首边那弟子便又作一揖,倒是满脸含笑,“今日赏脸前来捧场的英雄好汉极多,此处狭窄不便通车,怠慢了好朋友。贵客请登门上座,车马由咱们着人引到后门宽敞地方安置。”

曾九没有为难的意思,闻声笑道:“好呀。”

她音气散漫娇慵,动听也极,刘家弟子听得双双一怔,却见十六抬大轿轻盈落地,申不俊已窜步向后,两手将轿帘朝一侧挽开,迎面一阵冰盆凉气伴着花果芳鲜、便将一位紫衣乌鬟、素面丹唇的绝色少女款款拥了出来。

她甫一露面,恰如云开日绽,雾隐江清,艳光灿烂不可逼视,眼波流转所及之处,但有所停留,注目向她的人莫不心觉局促,错开眼来。

曾九也不多言,兀自顺着刘家弟子来时众人让开的空隙,当先向刘府正门走去。她身后十几个骑士纷纷下马,为首的郝、汪二人落后申不俊一步,缀在她身后跟随。在场的武林中人不知她姓甚名谁,又是何身份,但见她宛若神妃仙子,排场又如此之大,窃窃私语之余,竟不由纷纷让开路来,使她从容登阶,大大方方的走进了院里。

门口登名记礼的弟子本要问她姓名,只才站起身来,受曾九余光一扫,忽又失了勇气,一时失语间,曾九便已走得远了,再待追上去询问未免又失了礼数,便只得好言拦住申不俊询问。

申不俊道:“我家姥姥姓曾,人称孔雀明王。”

那弟子听了愈发迷糊,再待细问,申不俊却只道“你便如此记下”,人已忙不迭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