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1 / 1)

场上预热完毕,暂时归于平静。选手一个接一个地脱掉了外套和裤子,再连同他们那船一般大的运动鞋一起放进身后的塑料筐里。技术检查员交接完毕,两排转身检查员排队上场,背着手,像一尊尊维护比赛公平的护卫者雕像站在了选手们的身后。

好似这一秒钟里场上只有水面在动,其他都化为固体。紧接着,每一个人进入到最后的热身,随意地拍打着大腿前侧肌肉和胸大肌。然而笔直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泳道,看似放松,实则已经进入了状态。

第一声哨声响起。

萧行和另外7名对手一起踏上了跳发台,手指放于跳发台的前沿下方,尽最大能力增加自己上半身和腿部肌肉的张力。背部伸肌的活动度开始增高,每一块都在伸长。就像安装轴承,足够的身高和强悍的体魄有了预负荷,增加了萧行身体上垂直方向的力,他所有的体重都在往下压向台面。

第二声哨声响起。

身体重心上移,脚掌和台面的接触面抵达了最大值,为接下来的蹬离做好万全准备。大腿肌肉进入了激活前的收缩,下半身活像被压到了极限的弹簧。最优秀的出发必定有最优秀的蹬离力度作为基础,没有力度就没有飞跃长度。

第三声哨声响起!

坐着看比赛的观众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运动员入水声点燃了这场决赛的引线,从一开头就拉响了白热化!眼前这8位就是目前全国男子蝶泳200米的最优小组,他们的出发宛如一场短途飞行,拥有竞技的力量同时赏心悦目。

“入水了!现在所有的运动员都已经入水,大家的起跳都非常好!”

“入水环节非常关键啊,现在都讲究科学数据,场上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包含着科学计算的努力。好比这个入水,离台的角度、飞行距离以及最大水平速度,每一个都是计算过的。”

“所以才说,比赛是科学和美学的交汇。”

萧行正在进行潜泳,他自然看不到什么美学,只知道刚才每一个点都卡在了出发要素上头。他的身体必须拉成一条流线型,头部位置过低、双手或者双脚分开,哪怕是踝关节和膝关节的稍稍弯曲都会大幅度增加入水时的阻力,在比赛一开始的时候就降低他的移动速度。

姚冬也站了起来,大屏幕上头是曹骏和彭高洋的潜泳顺位第一的争夺细节,根本就没有大萧和郑天赋的身影。两个人一个是3号泳道一个是6号,都不在这次比赛的视觉重心,但姚冬捏一把汗的原因不仅仅是这个。

大萧的潜泳不是优势,这才是他最担心的。

和自己的技术特点刚好相反,大萧要游到喘气阶段才能发挥最大。可是每一次转身后的潜泳都必不可少,现在姚冬就期待他快快出水!

场上的局面一开始就不是很乐观,曹骏以微弱的领先优势快于彭高洋,彭高洋虽然是第2,可是时时刻刻都有超越的可能性。老将的优势在这次冠军赛势不可挡,彭高洋和他同队,但不可能在竞赛中让着他,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前50他真的游不过曹骏。

后头猛追的就是萧行和郑天赋,从鸟瞰角度的摄像头送回的画面来看,他们的运动边缘连线活脱脱就是一个梯形。前头带头的是两个人,3道和6道在追,越靠近泳池旁边的道就越慢。时间分秒流逝,很快就到了15米出水线的边缘,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第一个出水的人是谁。

“萧行第一个出水了!”

“彭高洋紧随其后出水,蝶泳进入了呼吸阶段!”

是大萧!姚冬死死地咬住牙关,果然大萧头一个进入呼吸,这也是两个月集训中重新调整的动作特点。运动场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放大优势,避开短板,当一个人的优势被放到趋于身体极限的无限大时,短板就会变得模糊起来。

尽管自己是站在看台上,但泳池里的风终究还是吹到了姚冬的面庞。

萧行的出水动静在他眼中额外惊天动地,头部率先突破水面张力,后颈肌肉线条好似钢铁绳索,牵拉着全身。宽阔的肩绝对能横扫一切,紧随其后,发达的上臂在水中提供抱水推力,再推身体一把。力量传递到核心腹肌,8块对称的肌肉确保全身连贯性。

好大的一个人!姚冬忍不住惊叹!

在岸上他还没有这样大的视觉震撼,但是通过屏幕的放大,他切身感受到了视觉化的力量和围度。顶级运动员的顶级能量近在眼前,如同一枚炸弹在眼前爆开。不亲身现场看一次比赛是不会了解这样的感受,总有人想去挑战身体极限!

总有人可以挑战身体极限!

“现在场上仍旧是曹骏领先,曹局这一回真是很不错啊,用自己的实力证实了老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