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2)

收余恨 松风 871 字 3个月前

我蹙着眉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豆儿接着道:“遇到了城内官老爷们良心未泯的,就在城外支粥棚,好些的是掺了麸皮的玉米糊,差的干脆就是掺着各种烂叶的汤水。饱腹谈不上,吊着一口气活命罢了。然而灾民想要的绝不是施舍的这一口粥水,他们失了地,失了房,想要的是一个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生计。官府的粥棚不会长久地开下去,他们也得活命。”

听了豆儿的话,殿里长久地沉默。后来又说了些什么我不记得了,心中反复回想她这一番话,仿佛能看到诗中所言饥妇弃子的画面。

送走了豆儿,阮言一打着哈欠从里屋走出来,一边舒展身体伸着懒腰一边道:“这位昭仪可真能说啊。娘娘这样就信她了?”

我道:“不信。自小父亲说过,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不过现在我们仍要争取豆儿,才能得到皇子倾向。”

阮言一放下手,看着我道:“娘娘做的很好,越来越好。刚才就连我也以为娘娘与昭仪已经化解了之前的龃龉。”

“我想去城门楼上看看。”我道。

阮言一愣了一瞬,道:“最好不要。环境与周遭氛围对人的判断会造成影响。从来天子高居庙堂也是这个道理。或许不够深入了解民间疾苦,也有被下面的人欺瞒的风险。但相比这些,治理天下更重要的是理性,是旁观的冷漠。如此才能在权衡利弊之间真正做到顾全大局。”

我略微思索片刻,依旧决定要去看看,便对他道:“你说的对,只是,不亲眼看了,如何切身忧民所忧?”

阮言一虽不赞同,但也未与我争辩,只道:“我陪你去吧。”

“好。”我道。我知道即便我不同意,他自己有腿也会跟去。况且阮言一自诩清醒,有他在身边,也不容易做些昏头的决定,于是我也就同意了。

翌日,我们准备妥当乘着马车千万东城门。起先靠近皇宫的地方与从前无异,越接近城门,街上的百姓也变得稀疏起来,不少商户大门紧闭,一片萧条之景。

第143章

一个半大的士兵引着我和我身后的图南鹅黄沿着城门楼的台阶拾级而上。他身形瘦小精干,皮肤黝黑,嘴唇干裂渗出血丝,总是不自觉地舔舐自己的嘴唇。

见了我,这个士兵笨拙地行了一个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呆滞且麻木。就连图南对他说话也没有听到,直到图南又对他喊了一遍:“军爷?”

“啊?”他仿佛才回过神来似的,停住脚步将头转过来,一脸的疑惑,“姑姑喊我?”

“是啊军爷,我都喊你多少遍了?”图南问,“城门外怎么如此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