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1)

扶风话落,人就离开了。

沈佑看着扶风离开的背影,心下五味杂陈。

心情自然是不好的,他这当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降。什么都没干,只是拿自己该得的成绩,就这样也能得罪这些权贵。而这些权贵,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要教训他。但是还好,有九公主此番出手,这份人情他却是记下来,有机会自是要报答一番的。

扶风离开后,沈佑也不敢在外多逗留,连忙带着小六子和如意回去了。

回到客栈,坐在屋中,他忍不住苦笑一声,“他也真够倒霉的,什么事都没做,就这已经得罪了长乐郡主,工部尚书的嫡子,忠义侯府和司马首辅,一个一个的都不凡,随便一个都能轻易捏死他,而他这还得罪了一串。这般不说此次科举如何,怕是性命担忧。

沈佑忍不住在房中来回踱步,在想办法,此番他必须得找个人庇护,否则怕是举步维艰,而他认识的人实在有限,最后也只能想到天子之师太傅张青,此人是官员中的一股清流,极为清正耿直,也爱惜人才,而在前面的接触中也的确如此,上次也是因为他才保住了自己的功名。

沈佑思虑一番,决定就选择张青了。既已定下,沈佑就不再犹豫,忙就修书一封,让如意立刻赶去送到了太傅府中。

那封信很快到了张青手中,张青看了信上内容,眸中先是闪过怒色,然后就是喜色。

最后高兴的抚掌而笑,“好,好,好!”

张青连说了三个好字,可见他对沈佑此番来投他,心中是有多欢喜的。

自从初初见到沈佑,他就一直关注着沈佑,而对方也没有让他失望,一直表现很惊艳。

张青忙就找了管家,让其下去安排,半个时辰后,太傅府的管家就带了人亲自去了沈佑安顿的客栈,将沈佑接走。

对此,张青并没有半点要藏着掖着的意思,直言这是去接自己新收的小弟子的。遂,消息瞬间就传开了,沈佑这是得了太傅张青的庇护了。

张青虽然实权不多,但威望很高,又是天子之师,既是他庇护的人,一般人也不会为了沈佑这样一个小人物去触怒张青。因此,本来打算出手教训沈佑的人都住手了,就算要教训也是后面再找机会,当下却是不好出手了。

沈佑入了太傅府,也没见上张青的面,被安排了住处,沈佑就专心投入备考中。

这般,很快就到了会试这一天,顿时风云涌动,是龙是蛇,就看这一朝了。

第71章

会试开始, 沈佑出发去考场,自有太傅府的随从护院相随,自是一路无虞,顺利入了考场。

坐在考场之上, 看着此次的题目, 前面都是一些基础的诵记题目, 考校对于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这些对于沈佑来说自是极简单的, 对于四书五经, 他早已是背得滚瓜烂熟, 胸有成竹。

而此番能够入进入会试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些简单的题目都不足以体现出差距,真正能够体现出差距的自然是策论的题目了。

沈佑的目光也终于落在了策论的题目上, 此次策论的题目倒是比较详细。不像前面几次科举考试都是简单的几个字,所以答题的时候, 首先要通过字面的意思去挖掘,发现其涵盖的内容, 而此番却是有一段详细的描述, 这倒是让沈佑舒了一口气,否则他这后世之人就怕漏了什么, 连题目都没点破, 如何能达答?

而此次的策论题目是剿匪, 具体内容则是讲了当下在江浙一带沿海海盗猖獗, 屡禁不止,当今朝廷也派了好几波剿匪的人,但是那边的海域宽广, 线路复杂, 那些海盗极为狡猾, 擅长隐藏,每每去征缴都是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但那些海盗不解决又不行,搞得当地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对此朝廷使劲了办法,已经成效见微,实在是毫无办法了,惠帝干脆让主持此次考试的主考官将此次的科举题目设为此题,集思广益,看一下大家会不会有什么好的办法。

对此,沈佑倒是点了点头,他早就听说当今天子勤政爱民,是个关心百姓的好皇帝,而他通过他听说的一些事例也的确如此。当今陛下一直在致力于降低赋税,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此下,这个匪患也一直是惠帝的心头大患。

沈佑眉目舒展,嘴角微勾,今日这个大患他沈佑就帮其解决了吧,也趁此机会摘下会试的桂冠。沈佑先是拿出一张白纸,开始在其上打上稿子,点题破题以及将要阐述的几个方面,侧入步骤都详细写出,将这篇文章的枝枝叶叶添加清楚,确定无遗漏了,就开始下笔,围绕着这些纲要详细阐述。

整整将近五个时辰,沈佑始终未停下思考,一气呵成,只觉得心头窜畅快,长长呼出一口气,这才发放下笔,才发现手臂酸软无力,精神一下放松下来,整个人也觉得极为疲惫虚弱。沈佑就坐在那里好好休息的一会儿,缓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人才缓过劲来,他将卷子再认真的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就提前交了卷子,这引起了在场考生的注意,也略微引起了考官的注意,因为沈佑伺是这会试第一个交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