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未来方向2(2 / 2)

在这里,我想说几句话。”刘恢看着台下窃窃私语的人群说道。

随着刘恢开口,大家都纷纷看向台上。

“政府搭台,唱戏的不应该是华夏政府,而是各地百姓,新的律法已经形成,各地都获得了地方治理极大的权限。

一直以来,我从不认为经济靠管。

人是趋利避害的。”

“华夏南北到东西,面积太大了,我想谈一谈华夏未来的户籍制度。”

在汉朝,户籍制度分为两个阶段:初创时期《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在秦朝时期,国家实行的是郡县制度,每个郡县都有自己的户籍制度。

到了秦朝末年,连年战乱,户籍制度受到严重破坏,汉朝建立后,高祖刘邦采取“以户为单位进行管理”的政策,并开始建立户籍制度。

起初,户籍制度比较简单,只记录人口的姓氏、年龄、性别和所在地等信息。

随着汉朝发展,户籍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文帝、景帝时期,户籍制度开始记录人口的户籍号、家庭组成、土地亩数等信息,同时,开始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并对已婚男女的户籍进行登记。

武帝时期,官府开始对人口进行分类,如富民、贫民、士兵等,并针对不同的群体实行不同的政策。

在汉朝,登记时,政府会要求大家提供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家庭背景、职业等信息。

薄籍管理在汉朝很严格,都有专人保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与完整。

政府会对户籍进行分类、存储、检索等管理工作,以确保户籍资料的完整和准确性。

定期还会对户籍进行检查,随时要了解百姓的情况,包括你收入是否正常。

户籍变更每年有两次时间,户籍注销非常严格,会有人专门上门查验是否真的死亡。

人口迁徙是政府统一行为,最后就是通过户籍管理收取赋税和徭役。

刘恢接着说道,“朝廷之所以建立户籍制度,是为了对百姓管理和收取赋税,我们都知道,朝廷最重的不是土地税,而是按照人口收取的赋,因此,户籍制度应允而生。”

“华夏早已经取消了徭役,粮食税根据土地数量收取,人口赋已经没得了。

那么户籍究竟还有多大作用呢?”刘恢问道。

突然,一名百姓大会代表举手说道,“如果取消了户籍管理,我们如何知道百姓数量?”

“这一点是最简单不过,百姓住到哪儿,他就是哪儿的人,就可以享受当地的医疗和教育,我们只需要大家及时申报就行,因为不申报,医疗和教育他就无法得到保障,这样一来,我们不就知道有多少人吗?

另外一个,我们可以采取一个办法,那就是一个人从生下来,就对应一个编码,未来,他的所有信息都将在这里面,我们只需要通过编码就能查到对方,同时,身份证上面也会显示编码号。”

“如果是这样,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就会因为量大而崩溃?”